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yè)界動態(tài) > 吳曉波:樂視的困境是賈躍亭給自己出的難題

吳曉波:樂視的困境是賈躍亭給自己出的難題

作者: 時間:2016-11-14 來源:吳曉波頻道 收藏

  一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611/340176.htm

  本月10日,賈躍亭創(chuàng)辦十二年。

  就在這當口,拖欠供應商百億款項的流言四飛,股價應聲大跌,賈同學寫了一封很長的內(nèi)部信,接著,是小米與在微博“撕逼”,媒體人長文質疑樂視很可能成為下一個德隆。

  總之,斯人登危樓,風雨亂衣襟。

  

吳曉波:樂視的困境是賈躍亭給自己出的難題

 

  二

  企業(yè)從來以成敗論英雄,樂視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德隆,這個問題只有在一種狀況下可以被證實,那就是,樂視真的成為了德隆的那一天。

  其實,從經(jīng)營模式上看,樂視與德隆并不近似。德隆從資本出發(fā),以投行的姿態(tài)整合實業(yè),最終因中國金融市場的不成熟,陷入了短融長投的陷阱,用唐萬新自己的話說,“用毒藥化解毒藥”。不過,即便在如此極端的案例中,也有人認為,德隆并非死于激進,而是死于節(jié)奏。

  

吳曉波:樂視的困境是賈躍亭給自己出的難題

 

  中國一向以來是屬于激進者的世界,過往二、三十年中,以激進而崛起,在烈火中赤手奪冠者不在少數(shù),如平安、京東、阿里、恒大、奇虎360、吉利、青啤、綠城、TCL、比亞迪,在某一時段,他們的資產(chǎn)負債表一點也不會比今日的樂視好看多少。

  即便在當今之世,如樂視般的高歌猛進者仍不在少數(shù),如互聯(lián)網(wǎng)界的滴滴、愛奇藝、大眾點評,實業(yè)及流通界的小米、順豐,金融界的九鼎、姚振華系,地產(chǎn)界的融創(chuàng)以及幾乎所有福建系大佬。

  激進,在戰(zhàn)略上既是一種搏命式的冒險,同時也是攫取最大利益的高效路徑。在某種意義上,極限速度將掩蓋很多的錯誤和缺陷,在高速發(fā)展中,把企業(yè)送入新的成長階段。換而言之,絕大多數(shù)的大型企業(yè),都經(jīng)歷過令人窒息、瀕臨絕境的極限測試。

  在這樣的過程中,考驗決策者及其團隊的,一是對節(jié)奏的把握,二是對邊界的控制,三是有沒有好運氣。

  三

  節(jié)奏是成長的秘密。

  任何高速運轉的機器、人體或組織,如果能夠協(xié)調好所有的配件,在運動中保持一定的節(jié)律性,那么,其熱量的消耗便可以有效率地轉化為動力,而將運動對自身的損傷降到最低點。

  這就如同籃球運動員運球,能量消耗的對應值,不是運球速度的快慢,而是節(jié)奏的控制或失控。

  

吳曉波:樂視的困境是賈躍亭給自己出的難題

 

  越是大型的組織,對節(jié)奏的要求就越高。德隆當年的敗局,并不在于并購的瘋狂,而是它的資本供給模式過于單一和原始,與實體轉型的速度無法匹配,造成節(jié)奏上的失控,最終因國家宏觀調控的突然降臨,產(chǎn)融紊亂,而導致整體的崩盤。

  邊界的控制則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現(xiàn)金流的邊界,二是公共信用的邊界,三是核心業(yè)務的邊界。

  樂視目前所遭遇的,正是對節(jié)奏和邊界的考驗。

  在過去的短短三年里,它由一家單純的、以內(nèi)容聚合為主的樂視網(wǎng),猛然舒展開來,相繼進入電視、手機、汽車、金融等重大領域,八面開戰(zhàn),四處樹敵。

  在資本供給方面,賈躍亭比當年的唐萬新要幸運得多,無論是“講故事”也罷,“三個瓶蓋八個杯”也罷,樂視的融資成本并不太高,問題仍然在于,資本投入與實體拓展的節(jié)奏能夠協(xié)調。

  在業(yè)務發(fā)展上,我想,外界所議論的樂視,與真實的樂視,以及賈躍亭心中的樂視,很可能不是同一個樂視。

  

吳曉波:樂視的困境是賈躍亭給自己出的難題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樂視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