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單片機中的上拉、下拉電阻

單片機中的上拉、下拉電阻

作者: 時間:2016-11-26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大學的時候接觸過單片機,當時純粹是為了應付考試,發(fā)現(xiàn)學完之后對單片機還是一竅不通。一直以來以為單片機是個神秘的東西,要弄明白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幾次想研究單片機都被這種想法阻擾。而本人博士生實踐的項目卻恰好是單片機編程,真實怕什么來什么。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了,潛心專研了一個月,終于不再是門外漢了。費話就不說了,下面寫一點自己對單片機上拉、下拉電阻的理解,供有緣人看。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611/321795.htm

一 、關于拉電流與灌電流

拉即泄,主動輸出電流,是從輸出口輸出電流。 灌即充,被動輸入電流,是從輸出端口流入。吸則是主動吸入電流,是從輸入端口流入

拉電流和灌電流是衡量電路輸出驅動能力(注意:拉、灌都是對輸出端而言的,所以是驅動能力)的參數(shù),這種說法一般用在數(shù)字電路中。

吸收電流是對輸入端(輸入端吸入)而言的;而拉電流(輸出端流出)和灌電流(輸出端被灌入)是相對輸出端而言的。

輸出低電平可以將某輸出電位點看成電阻與地相連,輸出高電平可以將某輸出電位點看成電阻與電源VDD相連。灌電流越大,輸出低電平越高,拉電流越大,輸出高電平越低。

二 、關于上拉與下拉電阻增強驅動能力

主要作用:
1、上拉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嵌位在高電平,以此來給芯片引腳一個確定的電平,以免使芯片引腳懸空發(fā)生邏輯錯亂。
2、為加大輸出引腳的驅動能力下拉同理。

上拉是對(往)器件注入電流,下拉是輸出電流
弱強只是上拉電阻的阻值不同,沒有什么嚴格區(qū)分 。


以上拉電阻為例:


從外部看過去:芯片引腳輸出低電平時,灌電流是負載與上拉電阻之和,這是不利的,但一般芯片的灌電流允許最大值是比較大的,(相對于拉電流)。但是當引腳輸出高電平時,給負載提供電流的是上拉電阻與拉電流,這樣便可以大大加大芯片的負載驅動力。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