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ARM 核的命名規(guī)則

ARM 核的命名規(guī)則

作者: 時間:2016-11-10 來源:網絡 收藏
ARM命名規(guī)則如下:

ARM {x} {y} {z} {T} {D} {M} {I} {E} {J} {F} {S}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611/317142.htm

x:系列

x=7表示ARM7處理器;

x=9表示ARM9處理器;

x=10表示ARM10處理器;

x=11表示ARM11處理器;

y: 存儲單元/保護單元。

y=2 表示帶Cache和MMU;

y=3 表示物理地址標記的Cache和MMU;

y=4表示Cache和MPU;

y=6 表示寫緩沖但無cache大小。

z: Cache.

z=0表示標準Cache大??;

z=2表示縮小的Cache;

z=6表示包含緊密耦合SRAM(TCM)。

T:支持Thumb指令集,ARM V6及以后的內核都自動包含T。

D:支持片上Debug。

M:內嵌硬件乘法器。

I:嵌入式ICE,支持偏上斷點和調試點。

E:DSP運算的增強指令。

J:使用Jazelle技術。

F:ARM核通過向浮點(VFP)結構支持硬件浮點。

S:和綜合版本,意味這處理器內核是以源代碼形式提供的。這種源代碼形式又可以被編譯成一種易于EDA工具使用的形式。



關鍵詞: ARM核命名規(guī)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