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業(yè)界動態(tài) > 德國研究院發(fā)布新超級電容材料

德國研究院發(fā)布新超級電容材料

作者: 時間:2016-10-12 來源:搜狐科技 收藏

  器(Supercapacitors)能快速充電的特性,可應用在全電動公車、電動車,甚至是穿戴式設備,相關材料的研究也持續(xù)進行,德國萊布尼茲新材料研究院(Leibniz Institute for New Materials,INM)發(fā)布新的材料,宣稱可維持充電狀態(tài)更久而不會自動放電。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01610/311230.htm

  傳統(tǒng)電容采用以絕緣物質隔開、彼此相間的電板構造,則多半采用離子液態(tài)電解質材料,以便在更高電壓下運作。萊布尼茲新材料研究院團隊采用鐵氰化鉀與液態(tài)介質的混合式材料,其能量密度以重量計算為每公斤 28.3 瓦-小時(watt-hour),以體積計算為每公升 11.4 瓦-小時。

  目前超級電容能量密度上限大約為 30 瓦-小時,萊布尼茲新材料研究院團隊的成果已經相當接近上限值,并高于液態(tài)硫酸鈉材質的超級電容。而研究團隊也表示該材料可經過1萬次充放電循環(huán)仍然維持穩(wěn)定,認為在未來的能源儲存市場中將有一席之地。

  研究團隊表示鐵氰化鉀氧化還原材料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更高的電力輸出,另一個重要關鍵是采用離子選擇性的離子交換薄膜,可防止電流漏失,減少自動放電導致電力流失的現(xiàn)象,因而能保持在充電態(tài)更久,而不易自動放電。研究團隊認為采用超級電容時總希望能維持充電態(tài)越久越好,不希望自動放電導致電力流失,

  不過,由于采用氰化物,有潛在安全顧慮,要商用化還有潛在障礙。雖然團隊的發(fā)布成果未來不一定能成為商用產品,但也顯示超級電容的研究正方興未艾,隨時可能有效能更好的新材料突破出現(xiàn)。



關鍵詞: 超級電容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