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四象限DC/DC零電流開關準諧振羅氏變換器

四象限DC/DC零電流開關準諧振羅氏變換器

作者: 時間:2011-02-27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179616.htm

2模式A

模式A是一零電流開關(ZCS)buck變換器,其等效電路、電流和電壓的波形圖如圖2所示。開關導通和關斷周期可分為4個時間段0~t1,t1Gt2,t2~t3和t3~t4。導通時間為kT=t2,此時輸入電流流經開關S1和主電感L。整個周期為T=t4。諧振電路為Lr1-Cr。諧振角頻率為:(1)特征阻抗為:(2)

諧振電流(交流分量)為:(3)

考慮到直流分量,電流峰值為:(4)

2.1時間間隔0~t1當t=0時開關S1導通,源電流以斜率V1/Lr1線性增加,但始終比負載恒定電流IL小,因此諧振電容Cr上無電流流過。當t=t1時,源電流等于負載恒定電流IL,此時t1為:(5)相應的位移角為:(6)

2.2時間間隔t1~t2

在這一時間段,電流流過諧振電容Cr,電路Lr1-Cr諧振,電流波形為一正弦函數(shù)曲線。當過峰值后,電流下降至IL,如果變換器工作在準諧振狀態(tài),則在t=t2時電流下降到零,開關S1關斷(模式B,C,D亦然)。

顯然開關S1是在電流為零時關斷。這一時間長度為:(7)

同時,電容Cr上的電壓也是一正弦函數(shù)。當t=t2時,電容上的電壓vc相應的電壓值Vco為:

VCO=V1[1+sin(π/2+α1)]=V1(1+cosα1)(8)

2.3時間間隔t2~t3

由于開關S1關斷,所以電容Cr上所充的電量將會通過負載電流IL釋放。因為負載電流IL是一常數(shù),所以電壓vc在時間間隔t2~t3內由Vco線性減小至0,則這一時間長度為:(9)

2.4時間間隔t3~t4

由于續(xù)流二極管D2的存在,電容電壓vc不能減小至負值。當t=t3時,負載電流不再流經Cr,而是流經D2。從這時起,續(xù)流負載電流流過主電感L、負載電源V2和續(xù)流二極管D2。這一階段的時間長度(t4-t3)取決于設計要求。若忽略功率損耗,且認為I2=IL,得出輸入電流平均值I1為:(10)因此,(11)

導通占空比為:k=t2/t4(12)

整個開關周期為:T=t4(13)

相應的頻率為:f=1/T(14)

Lfl3a.gif (3262 字節(jié))

Lfl3b.gif (5383 字節(jié))

圖3模式B運行

3模式B

模式B是一零電流開關(ZCS)boost變換器,其等效電路、電流和電壓波形如圖3所示。開關導通和關斷周期可分為4個時間段0~t1,t1~t2,t2~t3和t3~t4,導通時間為kT=t2,輸出電流僅在時間段t4-t3內流經電源V1。整個周期為T=t4。諧振電路為Lr2-Cr。

諧振角頻率為:(15)特征阻抗為:(16)諧振電流(交流分量)為:(17)考慮到直流分量,電流峰值為:(18)

3.1時間間隔0~t1

t=0時開關S2導通,電容Cr上的電壓等于電源電壓V1。電感電流iLr2以斜率V1/Lr1線性增加,但始終比負載恒定電流IL小。因此諧振電容Cr上無電流流過。當t=t1時,電感電流等于負載恒定電流IL,則t1為:(19)相應的位移角為:(20)

3.2時間間隔t1~t2

在此時間段內,電流流過諧振電容Cr,電路Lr2-Cr諧振,電流波形為一正弦函數(shù)曲線。當過峰值點后,電流下降至IL。如果變換器工作在準諧振狀態(tài),則在t=t2時電流下降到0,開關S2關斷。這一時間長度為:(21)

同時,電容上Cr的電壓也是一正弦函數(shù)。當t=t2時,電容上的電壓vc相應的電壓值Vco為:

Vco=-V1sin(π/2+α2)=-V1cosα2(22)

3.3時間間隔t2~t3

由于開關S2關斷,電容Cr上所充的電量將會通過負載電流IL釋放。因為負載電流IL是一常數(shù),所以電壓vc在時間間隔t2~t3內,由Vco線性增大至源電壓V1,則這一時間長度為:(23)

3.4時間間隔t3~t4

由于續(xù)流二極管D1的存在,電容電壓vc不能比源電壓V1高。當t=t3時,負載電流不再流經Cr,而是流經D1。從這時起,負載電流流過主電感L,續(xù)流二極管D1,源電壓V1和負載電壓V2。這一階段的時間長度(t4-t3)取決于設計要求。若忽略功率損耗,且I2=IL,我們得出輸出電流平均值I1為:(24)或(25)因此(26)

導通占空比為:k=t2/t4(27)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