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一種改進型隧道通風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和仿真分析

一種改進型隧道通風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和仿真分析

作者: 時間:2011-06-02 來源:網絡 收藏


3 的軟件
3.1 傳統(tǒng)系統(tǒng)的軟件方案
綜合本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及本實際的交通量、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控制采用分區(qū)域單機控制方式。
在各控制區(qū)域中設置隧道專用CO,VI檢測裝置,定點定時檢測隧道內煙霧及CO的濃度,實時通風控制時根據檢測裝置的檢測值,逐一連續(xù)按需啟動或停止風機,從而較理想地實現隧道的通風控制。
3.1.1 正常情況下的通風控制
在沒有火警及停電狀況下,以時間為主,配合交通高低峰時間設定下的控制程序,不論隧道是單向交通還是雙向交通,若隧道內測點CO濃度δ≤125 ppm或煙霧濃度K≤0.007 5 m-1時,正常交通狀況下交通活塞作用所產生的風速足夠完成隧道通風,則射流風機組無需啟動;若測點CO濃度δ>250 ppm或煙霧濃度K>0.009 m-1,并持續(xù)15 min,射流風機已全部啟動,則禁止車輛進入,關閉隧道。
單向交通狀態(tài)下,由于本隧道的通風控制檢測裝置設置在通風控制區(qū)域的兩端及區(qū)域結合部,同時在這種狀態(tài)下,隧道內CO濃度分布情況是由隧道入口端至出口端逐漸遞增,因此,在每個區(qū)域內檢測點CO濃度最大值δ大于安全值時,風機由出口端向入口端逐一連續(xù)的順序啟動,關機順序則相反。測點CO濃度最大值δ每增加15 ppm,并持續(xù)5 min,則增開1對風機;測點CO濃度最大值δ每減少15 ppm,并持續(xù)5min,則關閉1對風機。同樣,測點煙霧濃度每增加0.000 4m-1,并持續(xù)5min,則增開1對風機;測點煙霧濃度每減少0.000 4m-1,并持續(xù)5min,則關閉1對風機。
雙向交通狀態(tài)下,若測點CO濃度δ>250 ppm,則同時啟動所有風機。
隧道通風流程圖如圖2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162010.htm

b.jpg


3.1.2 火災情況下的通風控制
若某條隧道發(fā)生火災,開啟該隧道內的所有風機,控制隧道風速為2.5 m/s左右,按原通風方向排煙;特殊情況下,如火災發(fā)生點靠近原通風方向的上游洞口,且在原通風方向的下游段停滯的車輛很多,而上游段車輛很少時,用控制隧道內風速的方法,采用風速零化措施,開啟隧道兩端的集中排風和進風風機,限制煙霧向下擴散,盡快將火災煙霧排出隧道,并確保良好的避難環(huán)境。
各隧道正常單向行車時,以測報的CO,VI值為主要參數,使用計算機程序進行風機的自動控制。風機以一組或一種預先設置的組合為通風控制單元,控制周期為10 min。
隧道在雙向行車時,當設置的風機全部投入使用后CO濃度值將放寬到250 ppm。利用平時積累的經驗參數車流量,按通風設備能力限制交通量??梢圆捎檬謩诱{節(jié)方式作為輔助手段。
自動控制 隧道風機由隧道管理計算機根據通風控制原則,編制自動控制程序,自動選擇控制方案,通知變電所內的區(qū)控器控制風機運行狀態(tài)。
手動控制方式 隧道風機由操作員根據計算機推薦的控制方案或CO,VI值和交通量,利用控制方案菜單,手動選擇控制方案,確定需要投入運轉的射流風機編號及其運行狀態(tài)(正轉、停機)等,通知變電所內的區(qū)控器控制風機的運轉。
目前國內隧道通風控制都采用上述直接控制法,由于CO,VI設備可靠性較差,從而降低了通風控制的可靠性。因為沒有考慮交通流的發(fā)展變化,從而造成風機剛開啟時,即使交通量在下降,實際是不需要開風機,但由于設備運轉的需要不得不開啟風機運行一段時間,從而造成浪費,提高了營運成本。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