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MPLS的工作原理

MPLS的工作原理

作者: 時間:2013-02-01 來源:網絡 收藏

是基于標記的IP路由選擇方法。這些標記可以被用來代表逐跳式或者顯式路由,并指明服務質量(QoS)、虛擬專網以及影響一種特定類型的流量(或一個特殊用戶的流量)在網絡上的傳輸方式等各類信息。采用簡化了的技術,來完成第三層和第二層的轉換。它可以提供每個IP數據包一個標記,將之與IP數據包封裝于新的數據包,由此決定IP數據包的傳輸路徑以及優(yōu)先順序,而與MPLS兼容的路由器會在將IP數據包按相應路徑轉發(fā)之前僅讀取該MPLS數據包的包頭標記,無須再去讀取每個IP數據包中的IP地址位等信息,因此數據包的交換轉發(fā)速度大大加快。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153590.htm

目前的路由協(xié)議都是在一個指定源和目的地之間選擇最短路徑,而不論該路徑的帶寬、載荷等鏈路狀態(tài),對于缺乏安全保障的鏈路也沒有一種顯式方法來繞過它。利用顯式路由選擇,就可以靈活選擇一條低延遲、安全的路徑來傳輸數據。

MPLS協(xié)議實現了第三層的路由到第二層的交換的轉換。MPLS可以使用各種第二層協(xié)議。MPLS組到目前為止已經把在幀中繼、ATM和PPP鏈路以及IEEE802.3局域網上使用的標記實現了標準化。MPLS在幀中繼和ATM上運行的一個好處是它為這些面向連接的技術

帶來了IP的任意連通性。目前MPLS的主要發(fā)展方向是在ATM方面。這主要是因為ATM具有很強的流量管理功能,能提供QoS方面的服務,ATM和MPLS技術的結合能充分發(fā)揮在流量管理和QoS方面的作用。標記是用于轉發(fā)數據包的報頭,報頭的格式則取決于網絡特性。在路由器網絡中,標記是單獨的32位報頭;在ATM中,標記置于虛電路標識符/虛通道標識符(VCI/VPI)信元報頭中。對于MPLS可擴展性非常關鍵的一點是標記只在通信的兩個設備之間有意義。在網絡核心,路由器/交換機只解讀標記并不去解析IP數據包。

IP包進入網絡核心時,邊界路由器給它分配一個標記。自此,MPLS設備就會自始至終查看這些標記信息,將這些有標記的包交換至其目的地。由于路由處理減少,網絡的等待時間也就隨之縮短,而可伸縮性卻有所增加。MPLS數據包的服務質量類型可以由MPLS邊界路由器根據IP包的各種參數來確定,如IP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號、TOS值等參數。

對于到達同一目的地的IP包,可根據其TOS值的要求來建立不同的轉發(fā)路徑,以達到其對傳輸質量的要求。同時,通過對特殊路由的管理,還能有效地解決網絡中的負載均衡和擁塞問題。當網絡中出現擁塞時,MPLS可實時建立新的轉發(fā)路由來分散流量以緩解網絡擁塞。



關鍵詞: 原理 工作 MPLS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