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臺積電明年漲價,最低3%

臺積電明年漲價,最低3%

發(fā)布人:旺材芯片 時間:2022-08-26 來源:工程師 發(fā)布文章

來源:經濟日報


由于通膨、供應鏈調度等因素影響成本上升,業(yè)界傳出,臺積電明年各制程報價傳出平均漲3%起跳,也是連續(xù)三年反應生產成本提升。不過臺積電昨(25)日對相關價格議題不評論。
業(yè)界近期再傳出,臺積電仍將維持明年漲價方向,漲幅3%起跳,成熟制程漲幅上看6%,和先前5月傳聞大概一致,漲幅較先前最初先進制程漲6-8%、成熟制程漲8-9%略有收斂,反映臺積電客戶和其溝通之后的折衷方案,部分制程漲幅仍有一定程度收斂,惟個別客戶情況仍有差異。
臺積電2021年首度取消價格折讓2-3%措施,當時被外界解讀為變相漲價,2022年也持續(xù)反映成本上揚,今年5月臺積電客戶已傳出,臺積電通知2023年起全面調漲晶圓代工報價平均漲幅約6%,涵蓋各種制程,破天荒一年內兩度漲價。業(yè)界也認為,臺積電2023年各制程平均傳出漲價3%仍屬于溫和上漲。
除了臺積電以外,據DIGITIMES報道,IC設計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格芯2023年將針對部分客戶與工藝漲價,漲幅最高達8%。其漲價的底氣來自于:一方面是格芯先前的報價低于競爭對手,另一方面是格芯近期與高通達成合作,雙方達成2028年共計74億美元的采購承諾訂單。
芯片公司呼吁:臺積電讓利!半導體景氣面臨庫存調整壓力,IC設計廠首當其沖,客戶砍單、要求芯片降價消息不斷。因應市況反轉,傳出有IC設計業(yè)者希望臺積電能讓利,「價格不要那么硬」,提出明年原訂漲價的幅度能「少一點」的要求。
對于相關傳聞,臺積電昨(24)日不予評論。據悉,考量市況松動,已有部分大陸晶圓代工廠從7月開始調降價格,且「降幅讓人很有感」,甚至達一成以上。臺系晶圓代工廠方面,臺積電以外的業(yè)者都曾被點名讓利客戶,但大多還沒松口。
談到庫存壓力問題,本土IC設計龍頭聯發(fā)科預期,未來二到三個季度都會持續(xù)面臨庫存調整。IC設計二哥聯詠也不諱言,現在市場疲弱一些,會請供應商共體時艱,有些產品在下半年有機會降低成本。封測方面的成本,也希望與協力廠協商度過需求疲弱的期間。
不具名的IC設計業(yè)者透露,當下面臨庫存調整壓力,以及客戶端希望降價的要求,晶圓代工廠價格若還是「硬梆梆」,將使得IC設計廠在半導體產業(yè)鏈當中淪為「夾心餅干」的苦主,實有不得不向上游反映要求調價的苦衷。但向臺積電要求讓利,成局的可能性不高。
先前晶圓代工產能吃緊,IC設計業(yè)者只能和晶圓代工廠簽長約生產,但現階段市況不佳,也讓IC設計業(yè)者打退堂鼓。一家年營收逾百億元的IC設計業(yè)者不諱言,公司內部一直在討論,后續(xù)到底是要干脆違約不拿貨?還是協商降價拿貨?
另一家也頗具規(guī)模的IC設計業(yè)者則說,「現在違約不拿貨,就公司營運而言,才是對的做法」。至于違約金部分,要付多少都是雙方談判,一般不會照約定金額實行。這樣盡量壓低庫存可以一次痛快,不用一直擔心庫存跌價損失的議題。
IC設計業(yè)者強調,在商言商,當產能供需吃緊時,即使合作多年,晶圓代工廠對IC設計客戶也是「該漲(價)就漲」,沒有什么優(yōu)待。如今供需情況已緩解,若晶圓代工廠一直撐著不降價,等產能利用率難看到一定程度,還是會降價。另一家IC設計廠則評估,到第4季時,晶圓代工廠面臨要求降價的壓力會愈來愈大。
IC設計業(yè)者認為,現在IC成本還在歷史高檔,晶圓代工廠不降價,整個供應鏈就卡住,應該要逐層降價,讓終端品牌廠有空間可以做降價促銷。
半導體去庫存效果不彰
臺股臺柱半導體因市況轉弱消息紛傳而跌勢不斷,外資券商對半導體產業(yè)分析指出,隨終端需求于下半年減緩,廠商開始庫存去化,但預期第3季效果不顯著,半導體景氣循環(huán)下行期尚未落底,使得半導體行情維持溫吞****。
在終端需求疲軟和庫存去化下,半導體產業(yè)市況持續(xù)面臨修正,資金也隨之撤出,上市半導體指數連日量縮并跌破月線形成空頭排列,昨(24)日跌幅見縮減、下跌0.3%至332.71點,但今年來跌幅達24.4%;上柜半導體今年來跌幅更重至40.3%,為全類股最差。
第2季半導體存貨金額受到消費性市場疲弱影響,成長到554.7億美元季增6.2%、年增35.6%,天數由88天上升至94天,存貨金額和周轉天數同步達到近十年新高水準。部分廠商透過塞貨或提升2023年產品價格來使下游增加拉貨,但至今需求仍未見起色,第3季底時庫存天數可能僅微幅下滑。
半導體庫存修正速度有增無減,野村證券因此將今年全球半導體產值預期年增率由9.9%下調至8.3%,另預期2023年產值會年減6%,并指出繼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自今年第2季開始走疲后,伺服器、車用等需求在供應鏈錯置情況逐步緩解下,未來也可能會面臨修正風險,惟在2021年上行周期時所簽訂的長約在一定程度上將延后庫存修正,使得預測庫存修正程度的難度有增無減。
庫存修正和無法轉嫁上游成本增加的沖擊,將拖累多數無廠半導體至明年的毛利表現,花旗證券因此建議避開無廠半導體公司和二線晶圓代工廠,而PC和其相關產業(yè)以及DDIC商獲利將出現更明顯的滑落,因此也建議避開祥碩和聯詠等相關供應鏈,至于智慧型手機IC方面,聯發(fā)科盡管持穩(wěn),但預期至2023年的獲利走低幅度將會較市場預期的多。
市場持續(xù)觀察半導體景氣循環(huán)位階,摩根士丹利證券據以往經驗分析邏輯半導體景氣循環(huán)的下行期約略會花費五個季度,不過基于目前的庫存修正來看,除了RF半導體、驅動IC、PC半導體導體外,以往為市場認為需求相較穩(wěn)健的云端半導體目前也出現潛在修正的風險,半導體市況仍低迷,預期下行期會較過往略久,研判應會在明年上半年落底,而部分半導體股最快可在今年第4季領先見底。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fā)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臺積電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