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2022繼續(xù)魔幻:僅用2個月,虧完了過去兩年賺的錢

2022繼續(xù)魔幻:僅用2個月,虧完了過去兩年賺的錢

發(fā)布人:硅星人 時間:2022-03-13 來源:工程師 發(fā)布文章

最近的美股,抬眼望去總是一片紅色的“海洋”。

——

文|Juny    編輯|Vicky Xiao


正在跟組里同事開著視頻會,王鵬(化名)的手機屏幕又亮了,顯示他接收到了來自Robinhood的一條提醒——“你關注的一支股****下跌了10%”。

 

王鵬熟練地劃掉了這條提醒,并把手機翻了過去。最近,他已經被這種提醒“砸”得心如止水。除了自家公司的股****已經跌媽不認了之外,投資列表里的大部分公司也幾乎全部折戟。去年,他還指望著能在今年年初用投資賺的錢買個房付個首付,但看看目前這情況,他已經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跌吧跌吧,累了。

 

跟王鵬一樣,自從進入2022年,很多投資者的日子都不好過。美股從去年年末創(chuàng)下高點后便開始一瀉千里,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幾乎跌完了去年全年的漲幅。在這段震蕩下跌的日子里,投資者的心每天也跟著跳動的股市七上八下、備受煎熬。

 

“通脹這么嚴重,都說不投資坐等貶值,但投資了好像貶得更快了。”一位“小韭菜”在投資論壇中的這條留言得到了大量網友的贊同。

 

|散戶們召開“比慘大會”

 

如今,打開各大社交媒體,哀嚎的散戶投資者們隨處可見。有人表示,秉持著越跌越買的投資戰(zhàn)略,就這兩個月,自己已經把疫情兩年以來賺的所有的錢都虧完了,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本來以為自己在抄底,沒想到又雙叒被美股抄了家。


圖片 “每次大跌我就看到社交媒體上一堆人在那說,美股又打折了趕緊買,我也就忍不住跟著下手。”一位小散戶向硅星人分享了他最近被一路收割的心路歷程,“結果這一買真的就沒底了,寶馬變豐田,House變Condo?!?/span> 在美股十年長牛的幻象之下,很多散戶投資者都還抱有著美股稍作回調就會一路向上的想法,每一次大跌都以為是跌到底了,忍不住跑步入場,最后才發(fā)現(xiàn)前面還有更多大坑在等著自己。而在這樣的跌勢下,很多人不敢買也舍不得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賬戶里的數(shù)字與日俱減。 圖片圖片來自Twitter
  最近,大家唯一的心理慰藉就是紛紛在網上圍觀比自己虧得更慘的人。比如在Blind上,就有人發(fā)貼讓大家接龍2022年以來的投資虧損情況,跌15%的人表示,看到下面一堆跌30%、40%、50%的朋友時停止了悲傷。 在小紅書上,曬虧損更是成為了散戶們彼此鼓勵和安慰的新方法。比如有人曬出了自己的投資列表,一眾中概股、科技成長股赫然在列,平均虧損率都在50%以上。有人曬出了自己的每日收益****圖,從去年的正20%一步步地變成了負20%。放眼望去,虧掉一輛車、甚至虧掉一套房的人比比皆是,還有人因為瞞著家人投資虧完本金來求大家支招該如何交代。 有網友表示,每當大跌到生無可戀的時候,來小紅書上逛逛、翻翻留言,內心就會平靜很多。 圖片圖片來自小紅書,版權屬于原作者 受股市影響最大的群體,還有各大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們。眾所周知,科技公司的員工們雖然很多都拿著幾十萬的年薪大包,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公司的股****,而且級別越高股****占的比例越高。比如,像Meta、Google的高級工程師及以上的級別,股****占年薪的總額幾乎達到了一半以上,而一些成長型的科技公司股****所占的比例還更大。 股市的下跌,首當其沖就影響了工程師們的工資水平,讓年薪包裹大幅縮水。一位今年年初剛從谷歌跳槽去了Square的工程師表示,本來想著“搏一搏,單車變摩托”,但沒想到直接單車秒變滑板車,現(xiàn)在算下來花了個大功夫跳槽工資卻連通脹都沒有跑贏。 圖片Meta和谷歌各級別工程師的收入構成情況,圖片來自Levels.fyi  |科技型成長股成重災區(qū),普遍跌幅都在50%以上 沒錯,這段日子對于身在各個科技型成長股的工程師來說,注定是飽受煎熬的一段時間。在通脹達到40年高位、美聯(lián)儲加息臨近以及國際沖突等各種宏觀因素的疊加之下,投資者們開始大量出逃股市,而出逃最多的就是疫情期間漲得最猛的科技股們。 云服務、電商、居家健身、流媒體、元宇宙……這些過去兩年熱門板塊里的熱門公司,都在今年迅速塌方,過去兩個月內跌幅幾乎都超過了50%。下面,讓我們來具體這些曾經亮眼的科技明星股們,今年以來到底有多慘。
  • Snowflake 
作為2020年疫情最嚴重時期上市的科技公司,云計算“獨角獸”Snowflake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拉開之后一段時間美股IPO瘋狂的序幕。 上市當天Snowflake的股價曾飆升111%至253美元/股,一舉刷新軟件公司史上最大規(guī)模IPO的記錄。此后一年多,Snowflake也是一路高歌猛進,在2021年末股價一度高達405美元/股。2022年以來,Snowflake一路下跌,最近最低觸及了182美元/股,從高點縮水了超過50%。 
  • Robinhood
疫情期間,散戶大本營Robinhood曾一度扶搖直上,去年IPO之后股價曾一度飆升到70美元/股。但由于去年散戶大戰(zhàn)的影響,Robinhood流失了一大批用戶還背上了一身官司,再加上其賴以生存的訂單流支付面臨監(jiān)管風險,Robinhood慘遭血洗。 截至目前,其股價已經一度從高點下跌超90%。此外,Robinhood今年全年的用戶增長和營收目標的黯淡指引也讓Robinhood的前路一片迷茫。 
  • Zoom
作為疫情期間的最大贏家的遠程會議軟件Zoom,最近也是兵敗如山倒。在疫情的刺激下,Zoom從不到約80美元/股一路攀升到了560美元/股,市值一度突破千億美元,成為了過去兩年中勢頭最強勁的科技股。 但從去年下半年疫情影響開始有所消退開始,Zoom的股價便開始掉頭向下,過去半年跌幅超過65%,而進入2022以來就跌了42%,幾乎抹平了過去兩年的漲幅,股價快回到了疫情之前。 圖片過去一年Zoom的跌幅情況
 
  • Peleton
有“健身界的蘋果公司”之稱的健身單車Peleton,曾因為疫情居家潮而爆火,從10億美元市值一路暴漲至約500億美元市值。但2022年以來,隨著疫情紅利的消退,Peloton迅速潰敗。股價從120美元一路暴跌,如今只剩約20美元/股,市值只剩不到80億美元。公司大裁員、CEO被辭退等負面消息也接踵而至,如今甚至正在尋求“賣身”。 
  • Wish
被稱為“美國版拼多多”的Wish最近也是慘不忍睹。在疫情期間上市后,其股價曾一度高達約33 美元,但在連續(xù)不及預期的財報和用戶增長數(shù)據之下,如今 Wish已經從高點暴跌了約90%,每股價格僅在2美元上下徘徊。 
  • Affirm
乘著疫情期間電商起飛的東風而爆火的“先買后付”模式,讓金融科技公司Affirm一度炙手可熱。但自去年年底達到約 470 億美元的超高市值以來,Affirm 股價已下跌 81%,目前的估值僅剩約100億美元。 
  • Roku
作為一家做電視盒子和電視操作系統(tǒng)的流媒體平臺,同時具備“軟件+硬件”業(yè)務Roku在居家熱潮下一路暴漲超過40倍,股價一度高達473美元。但今年以來Roku已經下跌了約50%,股價也幾乎回到了疫情前。 
  • Roblox 
在這次暴跌中,前段時間剛站上風口、備受追捧的元宇宙也難逃血洗命運。有“元宇宙第一股”之稱的沙盒游戲平臺Roblox,經歷了元宇宙概念的大火之后,股價一路暴漲推動市值接近800億美元。而在過去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Roblox已經累計下跌55%,市值距離高點已經縮水了約500億美元。
圖片2022年以來Roblox的股價跌幅

以上列舉這些成長性科技公司,僅僅只是大量科技股慘痛下跌的縮影。由于這些公司在過去兩年表現(xiàn)得實在太亮眼、漲得太過兇猛,讓他們至今也在很多投資者的投資列表上。但最近,這些公司經常是單日跌幅就在10%以上,往往還沒等投資者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深深套牢。 “我現(xiàn)在已經卸軟件了,10年之后還是一名好漢?!币晃恢貍}科技股、平均虧損已經接近50%的網友表示。 圖片
|老股神寶刀未老,巴菲特“碾壓”木頭姐 成長型科技股跌得這么慘,收割的也不僅僅都是散戶。比如在疫情期間被捧上神壇的方舟基金掌門人、新晉女股神“木頭姐”,今年以來也損失慘重。 進入2022年以來,木頭姐旗下的9支ETF全部處于下跌狀態(tài),且很多跌幅都超過了30%。而同期標普500指數(shù)和納斯達克指數(shù)分別下跌了10%和16.6%。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由塔特爾資本管理公司創(chuàng)建的一只專門反向做空方舟創(chuàng)新ETF的基金SARK,推出至今已經飆升了69%。 雖然凈值已經從高點腰斬,但木頭姐表示將仍然堅持成長型投資理念,認為做空創(chuàng)新的做法是荒謬的。不久前,她還在CNBC的節(jié)目中舌戰(zhàn)群儒,稱雖然ARK的基金最近出現(xiàn)了大幅下滑,但她認為目前科技股的潛力被大幅低估了,創(chuàng)新型股****現(xiàn)在正處于低價區(qū)域。 “給我們五年時間,我們正在管理的是一個深度價值投資組合。” 圖片
跟木頭姐一樣遭受到科技型成長股下跌打擊的,還有曾經投資神話的締造者——軟銀。上個月8日,軟銀公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0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受科技股估值下跌的拖累,三季度凈利潤同比暴跌97.5%,相比去年同期降幅高達87%。 然而,與方舟基金和軟銀目前的頹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的91歲的老股神巴菲特。2月26日,沃倫·巴菲特執(zhí)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布了其2021年業(yè)績。在連續(xù)兩年收益率不及大盤后,伯克希爾以全年29.6%的漲幅跑贏了同期標普500指數(shù)28.7%的增幅,而ARKK同期卻大跌了23.35%. 在股東信里巴菲特指出,收益主要來自于四大業(yè)務的投資,包括保險業(yè)務、BNSF鐵路業(yè)務、BHE能源業(yè)務以及對蘋果公司的投資。截至去年年底,伯克希爾前10大持倉包括蘋果、美國****、美國運通、可口可樂、穆迪、威瑞森、美國合眾****、比亞迪、雪佛蘭和紐約梅隆****。
圖片圖片截自于伯克希爾·哈撒韋官網 從投資方向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巴菲特始終堅持的價值投資理念。雖然在過去兩年中,科技成長股的氣勢如虹讓人一度質疑巴菲特的投資模式是否已經“過氣”,但在最近美股的大跌之下,當大部分的人都在飽受折磨時,巴菲特的財富卻在穩(wěn)步增長。自2022年以來,伯克希爾的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7.47%,把ARK、各大科技巨頭們都遠遠地甩在身后。 那么,大家今年以來的投資收益如何呢?你認為美股已經跌到頭了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注:封面圖來自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請盡快聯(lián)系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fā)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魔幻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