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國外媒體報道稱,許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如今蘋果官網的在售產品數(shù)量已經從2010年的14款增加到了27款。雖然這同該公司已故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一直以來信奉的極簡主義背道而馳,但蘋果近年來的發(fā)展卻依舊順風順水,那么這是不是意味喬布斯錯了?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2010年,出任CEO一職前的蒂姆-庫克(Tim Cook)曾聲稱,公司旗下所有產品能夠共存,而這種契合度會為世界帶來更好的蘋果產品。
當時,蘋果的官方網站總共提供14款蘋果自主產品。而如今在庫克的領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在一篇關于iPhone在印度的文章中,蘋果營銷總監(jiān)Phil Schiller告訴印度新聞媒體:“蘋果生產的產品是全球化的產品,具有規(guī)模效應而且能夠很好地適應全世界各地的需求,因此蘋果在印度的發(fā)展策略,不太可能會像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一樣,去提供只針對印度的產品。”
蘋果代工廠商緯創(chuàng)資通將在其現(xiàn)有的印度Peenya制造中心試組裝iPhone,并預計在晚些時候成立全新的設施以用于零部件制造。卡納塔克邦信息技術部長Priyank Kharge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印度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北京時間5月4日晚間消息,英國領先的多媒體、處理器和通信技術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今日宣布,由于未能與蘋果公司(以下簡稱“蘋果”)針對當前的授權和版稅協(xié)議達成替代性解決方案,公司已啟動“爭議處理程序”。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今年4月初曾表示,已接到蘋果的通知,稱其正在研發(fā)自己的GPU,希望對自己的產品擁有更大的控制權。為此,蘋果將在未來15個月至20個月后停止使用Imagination Te
關鍵字:
iPhone Imagination
北京時間5月2日晚間消息,德銀日前發(fā)布報告稱,由于零部件短缺和技術挑戰(zhàn)等原因,蘋果公司(以下簡稱“蘋果”)今年可能無法推出備受期待的新一代智能手機iPhone 8。
據(jù)媒體報道,作為“iPhone十周年”獻禮產品,蘋果對iPhone 8進行了全新設計,包括取消物理Home鍵,配備雙攝像頭等。但隨后有消息稱,由于遭遇技術挑戰(zhàn),包括將Touch ID指紋傳感器整合到屏幕中,iPhone 8的上市日期可能推遲。
至于延遲多久,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德銀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4月24日上午消息,從玻璃制造商到金屬外殼切割機器人制造商,很多供應商的命運都因為iPhone的成功而改變?,F(xiàn)在,隨著蘋果即將推出配備OLED屏幕的新款智能手機,一家以連鎖加油站而著稱的日本精煉企業(yè)也將從中受益。
出光興產(Idemitsu Kosan)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開發(fā)OLED技術,在全球石油危機之后,他們希望降低對石油的依賴?,F(xiàn)在,如果你拿起新款谷歌Pixel或三星Galaxy手機,它們的OLED屏幕上的藍色像素很有可能就使用了出光興產的材料或專利。
OLED屏幕的畫質更銳
關鍵字:
iPhone OLED
據(jù)外媒報道,據(jù)蘋果供應商傳出的最新供應鏈報告顯示,蘋果下半年的iPhone訂單將超過往年,預計今年下半年兩個季度的iPhone銷量都將超過5000萬部。據(jù)Digitimes周三發(fā)布的一篇報道稱,蘋果的芯片供應商已經開始囤積iPhone8和iPhone7s所需的芯片,從供應商接到的訂單來看,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iPhone裝配數(shù)量均會超過5000萬部。
Digitimes提到的供應商包括ADI、博通、CirrusLogic、Cypress、NXP、高通、意法半導體、臺積電和德州儀器。
值
關鍵字:
iPhone 芯片
據(jù)外媒報道,美國紐約大學和密歇根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周一發(fā)布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利用人類指紋某些共同點制作的虛假指紋可以很容易地騙過智能手機的指紋傳感器。
指紋傳感器給當代智能手機帶來了巨大的便利。用戶只需進行指紋識別即可解鎖手機,而無需輸入密碼。此外,Apple Pay和Android Pay等支付服務也支持指紋支付。在手機銀行應用中,指紋識別可以幫助用戶支付賬單或轉賬。
然而,指紋識別也帶來了巨大的安全漏洞。通過計算機模擬,紐約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系列人造的“主指
關鍵字:
指紋識別 iPhone
據(jù)外媒報道,和碩最近幾個月的營收在蘋果生產需求的推動下節(jié)節(jié)攀升,公司CEO廖錫政表示,公司可以在美國生產iPhone 7s和iPhone 8,但是蘋果必須負擔因此而發(fā)生的所有成本。
廖錫政在一次投資者會議上說:“不管是美國的客戶還是中國的客戶,只要有需求,和碩都能滿足,公司在美國和中國的生產線均已就位。如果特朗普總統(tǒng)堅持他的‘美國制造’戰(zhàn)略,只要客戶愿意承擔相關的成本,和碩樂意配合。”
廖錫政在投資者會議上還說,公司對未來幾個月的營收前景持悲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未來30年,中國最重要的機遇是什么?我們認為是制造業(yè)的科技升級。但真正讓制造業(yè)科技升級的并不是如何造,而是造什么,是如何跟世界最先進的科技研發(fā)來對接。
關鍵字:
ARM iPhone
iPhone手機續(xù)航問題一向被用戶吐槽,而近年來行業(yè)對于手機電池的突破也并不是很大,此前不少人寄希望于石墨烯科技,如今,鋰電池的聯(lián)合發(fā)明人John Goodenough教授帶領的一個德州大學團隊新近開發(fā)出的全固態(tài)鋰電池,或許要打破這一局面。
近日,由John Goodenough教授帶領的一個德州大學團隊近段時間成功開發(fā)出一種全固態(tài)鋰電池,這種電池不僅壽命非常長,而且充電效率還非常高。
John Goodenough教授非常自豪地表示:“我們相信,我們的新發(fā)
關鍵字:
電池 iPhone
對新一代iPhone的愿望是什么?過去幾年時間里,這個問題的眾多答案中「電池更給力」總是會占據(jù)很大的比例。雖然智能手機的硬件和軟件功能都在不斷提升,但是續(xù)航一直都是用戶心里的一根刺。不過,隨著新技術的出現(xiàn),也許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就可以看到續(xù)航能力有數(shù)倍提升的iPhone了。
由 John Goodenough 教授帶領的一個德州大學團隊近段時間成功開發(fā)出一種全固態(tài)鋰電池,這種電池不僅壽命非常長,而且充電效率還非常高。
實際上,新型電池的消息在過去幾天時間里已經引爆了科技圈
關鍵字:
iPhone 電池
2月25日上午消息,英特爾正在發(fā)力研制自己的基帶芯片,以改變iPhone基帶被高通壟斷的現(xiàn)狀。
據(jù)外媒消息,英特爾這個基帶領域的后來者正在計劃取代高通的壟斷地位,并意圖拿下全部的市場份額。據(jù)稱,蘋果已經在iPhone7s的部分機型中采用了英特爾的芯片,剩余的機型則因為英特爾沒有拿到CDMA網絡的使用權(由高通掌控)而仍使用高通,CDMA網絡仍被兩大通訊商Verizon和Sprint應用。
蘋果引入英特爾是否為了意圖打壓高通的采購價格仍未可知,其是否會讓英特爾取代高通的位置亦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關鍵字:
英特爾 iPhone
蘋果要在印度建立iPhone SE生產線一事,在當?shù)匾鹆瞬恍〉霓Z動。一些分析師甚至認為,這是蘋果將要把生產重心往印度轉移的征兆。根據(jù)報道,印度信息技術部長Aruna Sundararajan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生產iPhone SE只是蘋果在印度發(fā)展的“冰山一角”,其實蘋果有計劃將所有的生產線到搬遷到印度。
“蘋果有兩個要求,一個是他們可以進口到所需要的零部件,另外一個就是零件在當?shù)厣a的成本要低于進口。不過在此之前,蘋果首先需要通過政府審核那一關。&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蘋果當然會不斷努力內部挖潛,為我們帶來一部最好的iPhone智能手機,不過有時候,他們還需要購買一些必要的資源和借助更加有經驗的公司,讓iPhone取得突破。我們都知道索尼與蘋果之間在手機攝像頭上一直都保持著非常好的合作關系,那么未來iPhone的相機怎么取得突破?也許你應該留意一下這則新的消息了。
首先讓我們先回顧一下iPhone 7 Plus相機拍攝視頻的一些參數(shù),iPhone 7 Plus的相機支持視頻光學圖像防抖,慢動作視頻——1080P(120 fps)和7
關鍵字:
iPhone 圖像傳感器
通常來說,位于中國境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è)都會在春節(jié)期間放假停工,并在節(jié)后開足馬力全速運營,富士康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今年的富士康似乎并沒有延續(xù)往年的這一傳統(tǒng)。
根據(jù)臺灣《電子時報》的消息稱,富士康目前已經暫停了多條iPhone生產線的運營,產線工人也已經被安排到其它生產線。消息指出,這一改變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對于iPhone 7和iPhone7 Plus需求已經過了頂峰期,且目前iPhone 7系列的庫存也已經足夠滿足未來需求。
當然,如果iPhone 7系列的市場需求再次恢復,這些暫停的生
關鍵字:
富士康 iPhone
iphone 16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iphone 16!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iphone 16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iphone 16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