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M與賽普拉斯半導體公司共同宣布:賽普拉斯已經通過授權從ARM獲得眾多IP, 用于下一代可編程平臺。賽普拉斯已通過授權獲得了ARM Cortex-M3和ARM9系列處理器,以及超過75個其它IP。
作為可編程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賽普拉斯擁有超過25年提供眾多可編程產品的歷史。賽普拉斯采用SONOS制程,能實現高性能、卓越的混合信號集成。賽普拉斯的旗艦產品PSoC可編程片上系統(SoC)平臺,集成了MCU核、可編程模擬和數字模塊以及單芯片上內存。賽普拉斯同時提供可編程控制器,用于觸摸感應與觸摸
- 關鍵字:
ARM Cortex ARM9
- 根據分析公司ABI Research的調查,2013年上網本的銷量預計將會達到1.4億臺,而2008年的這一數字僅為1500萬臺。上網本的價格通常在300美元至400美元之間,是精簡的嵌入式器件,對于很多基于互聯網的活動,像社交、網上沖浪、瀏覽電子郵件及其他常見任務,它的性能綽綽有余。
飛思卡爾半導體專為上網本而設計的綜合解決方案進軍快速增長的上網本市場,借助飛思卡爾的解決方案,售價不到200美元的上網本帶有8.9英寸顯示屏,電池續(xù)航時間可達8小時。
飛思卡爾解決方案基于內置ARM Cor
- 關鍵字:
飛思卡爾 Cortex i.MX515 上網本 200909
- 上網本的需求量仍會上升,因為移動上網和移動計算是不可否認的趨勢,終端產品的需求量還會增加。以前由于種種原因,大屏幕的移動終端比較少,而現在越來越多,下一步會繼續(xù)發(fā)展。終端設備屏幕的尺寸是由市場決定的,目前終端的尺寸在逐漸增大,比如在美國就出現了11.6英寸的上網本。上網本該如何定義歸根結底取決于消費者的使用需求。
雖然平臺可能是同一種,但移動終端表現出來的差異是比較大的,多樣化是其現在顯著的特征。下一代移動終端還會保持這種特征,對于各種需求的人群來說,市場會更加細分化。上網本不會被取代,還會發(fā)展
- 關鍵字:
SoC Cortex 上網本 終端產品
- 德州儀器 (TI) 將于9月初相繼在全球超過150個國家與地區(qū)啟動堪稱公司最大規(guī)模的全球性培訓活動——MCU Day,此舉將把在業(yè)界深受歡迎的“430 Day”進一步推向深入,同時加入更豐富的內容,為廣大客戶提供有關 TI 各種創(chuàng)新型、智能化、低能耗 MCU 解決方案系列的技術信息。MCU Day 是一項為期一天的免費技術培訓活動,內容不僅涵蓋 TI 各種微處理器 (MCU) 產品系列,如 MSP430™ 超低功耗 MCU、TMS320C20
- 關鍵字:
TI MCU MSP430 TMS320C2000 Cortex-M3 Stellaris
- 三星與美國半導體廠商Intrinsity今天聯合宣布推出全球最快的ARM Cortex-A8架構移動處理器核心,頻率達到了1GHz.
之前我們曾經介紹過,蘋果iPhone 3GS采用的三星S5PC100處理器正是基于ARM Cortex-A8參考設計方案,最高速度可達833MHz,不過實際運行頻率降低到了600MHz.三星這顆新處理器代號“Hummingbird” (蜂鳥),采用45nm低功耗低漏電工藝制造,由ARM NEON多媒體擴展器、32KB數據和32KB指令一級緩
- 關鍵字:
三星 Cortex iPhone S5PC100
- 愛特梅爾公司(Atmel? Corporation)宣布推出SAM3U-EK評測工具套件,可為業(yè)界首款帶有高速480 Mbps USB + Phy之基于ARM? Cortex? -M3閃存微控制器實現快速應用開發(fā)。該工具套件除了備有用于高速USB設備的即插即用接口外,還配有一個高速SDIO/SDCard/MMC插槽、兩個UART連接器、一個ZigBee?無線報頭、兩個模擬輸入、音頻輸入和輸出,以及一個JTAG-ICE調試端口。針對應用開發(fā),SAM3U-EK電路板配置了一
- 關鍵字:
Atmel Cortex SAM3U-EK
- IAR Systems推出支持NXP超低功耗ARM Cortex-M3 LPC1768芯片的開發(fā)套件。這個套件包括LPC1768開發(fā)板、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評估學習版、IAR PowerPac RTOS評估版、IAR visualSTATE狀態(tài)機建模工具評估版,以及一個獨立的IAR J-Link仿真器。此外,這個套件所帶的豐富示例代碼能幫助用戶加快LPC1768項目開發(fā)進度。
開發(fā)板有豐富的外設:三軸加速計、溫度傳感器、外部傳感器輸入、SD/M
- 關鍵字:
IAR 開發(fā)套件 Cortex-M3 LPC1768
- IAR Systems推出支持NXP超低功耗ARM Cortex-M3 LPC1768芯片的開發(fā)套件。這個套件包括LPC1768開發(fā)板、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評估學習版、IAR PowerPac RTOS評估版、IAR visualSTATE狀態(tài)機建模工具評估版,以及一個獨立的IAR J-Link仿真器。此外,這個套件所帶的豐富示例代碼能幫助用戶加快LPC1768項目開發(fā)進度。
開發(fā)板有豐富的外設:三軸加速計、溫度傳感器、外部傳感器輸入、SD/M
- 關鍵字:
IAR Cortex-M3 LPC1768 開發(fā)套件
- TI推出的新一代移動應用處理器——OMAP3530,是專門為智能手機、GPS系統和筆記本電腦等低功耗便攜式應用而設計。OMAP3530在單一的芯片上集成了ARM® Cortex™-A8內核、TMS320C64x+™ DSP內核、圖形引擎、視頻加速器以及豐富的多媒體外設,其中Cortex-A8內核擁有超過當今300MHz ARM9器件4倍的處理性能。OMAP3530可廣泛用于流媒體、2D/3D游戲、視頻會議、高清靜態(tài)圖象、3G多媒體手機、高性能PD
- 關鍵字:
合眾達 移動視頻 OMAP3530 Cortex TMS320C64x+
- 編者按:隨著32位MCU應用越來越廣,基于ARM核心和各公司專有核心的架構之爭也在升級。到底是采用專有核心,還是采用通用核心,或者兩者兼具共同發(fā)展,各公司都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本版特邀請該領域的主流企業(yè),對32位MCU核心之爭的話題發(fā)表看法。
恩智浦半導體大中華區(qū)多重市場產品部市場總監(jiān)金宇杰
以低功耗設計開發(fā)更多應用
ARM公司Cortex-M0處理器是ARM目前推出的小尺寸、低功耗、高能效處理器。該處理器的能耗極低,門數量少,代碼占用空間小,使得微控制器開發(fā)人員能夠以8位處理器的價位
- 關鍵字:
ARM Cortex Zilog-Z80 MCU AVR
- 微控制器全球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宣布最新的STM32互聯系列(Connectivity Line)微控制器已全面投產,基于ARM Cortex™-M3處理器的這款新產品如預期準時上市。
STM32互聯系列讓設計人員可以在同時需要以太網、USB、CAN和音頻級I2S接口的產品設計中發(fā)揮工業(yè)標準的32位微處理器的優(yōu)異性能。目前互聯系列下設兩個產品系列:STM32F105和 STM32F107。STM32F105系列集成一個全速USB 2.0 Host/Device/OTG接口和兩個具有先進
- 關鍵字:
ST Cortex STM32 微控制器 CAN2.0B
- ARM公司與世界領先的電容式感應觸摸屏輸入解決方案供應商Melfas近日共同宣布:Melfas選擇ARM® Cortex™-M0處理器以及ARM物理IP 庫,用于其未來為電容式觸摸屏解決方案提供的控制器IC 。
Melfas首席執(zhí)行官B.W. Lee表示:“對于支持的屏幕尺寸不斷變大的移動觸摸屏應用來說,Cortex-M0處理器憑借其超低功耗、超低門數以及32位性能效率,成為一個理想的選擇。此次對于我們先前的基于8051的解決方案的升級,使得我們能夠在產品的功耗效
- 關鍵字:
ARM 處理器 Cortex 電容式觸摸屏 物理IP
- 提出了嵌入式領域出現了低功耗和可配置潮流。微控制器領域的低功耗產品介紹了Microchip休眠電流低至20nA的nanoWatt XLP產品,以及NXP的基于Cortex-M0的LPC1100低功耗芯片。FPGA廠商 Xilinx推出了“目標設計平臺”領域的專用設計方法——ISE設計套件11.1解決方案,為FPGA應用推波助瀾。
- 關鍵字:
嵌入式 FPGA 低功耗 20nA Cortex-M0 目標設計平臺 200906
cortex-m0介紹
ARM日前推出了ARM? Cortex?-M0處理器,這是市場上現有的最小、能耗最低、最節(jié)能的ARM處理器。該處理能耗非常低、門數量少、代碼占用空間小,使得MCU開發(fā)人員能夠以8位處理器的價位,獲得32位處理器的性能。超低門數還使其能夠用于模擬信號設備和混合信號設備及MCU應用中,可望明顯節(jié)約系統成本,同時保留功能強大的Cortex-M3處理器的工具和二進制兼容能力。
在180ULL工藝上使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