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法半導體宣布利用其最先進的已投入量產的電視機頂盒解碼器芯片,開發(fā)出一個支持中國最近出臺的音視頻編解碼標準(AVS)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網絡電視解決方案。2006年,ST在北京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上現(xiàn)場演示了這個標清(SD)AVS解決方案。
AVS第2部分是AVS編解碼的最新標準,于2006年3月被中國定為國家音視頻編解碼標準,目前中國第二大固話電信運營商網通公司在標清網絡電視試播中采用了這個標準,并準備于2007年在全國20個城市引入基于AVS標準的網絡電視服務。ST的ST
關鍵字:
AVS IPTV ST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4月4日,在2007NGN高峰論壇上,中國網通相關負責人透露,網通確定AVS為IPTV標準,并表示全球如果用洋標準,每年要付500億專利費。
網通明確表示采用AVS為IPTV標準
中國網通技術部總經理焦剛透露,中國網通確定把IPTV體制用AVS編碼標準,AVS由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有利于國家產業(yè)的發(fā)展。
他說,發(fā)展IPTV核心部分有兩個,第一個是編解碼的問題,現(xiàn)在流行的標準為MPEG-2、MPEG-2,H.264和AVS;另外一個承載網技術,需要為了IPTV大量改造城域網和IP承載
關鍵字:
AVS IPTV 通訊 網絡 無線
3月18日,“AVS WORLD 2007———AVS五周年產業(yè)成果展暨數(shù)字音視頻產業(yè)投融資峰會”在北京舉行。AVS標準工作組組長高文教授在會上表示,AVS標準今年將進入規(guī)?;瘧闷?,在地面數(shù)字電視、IPTV、下一代高清視盤機等領域將會取得實質性突破。高文表示,AVS將和2006年8月頒布的地面數(shù)字電視信道標準、2006年11月頒布的移動多媒體廣播信道標準以及明年將要應用的直播衛(wèi)星廣播構成我國自主的數(shù)字音視頻產業(yè)體系,并將在下一代高清視盤機、視頻監(jiān)控、便攜播放機、數(shù)字有線電視等領域得到應用。目前AVS已擁
關鍵字:
AVS 規(guī)?;?/a>
3月14日,知情人士透露,備受關注的國產音視頻標準AVS在IPTV領域的應用出現(xiàn)重大進展,相關主管部委已經悄然出臺政策,部署建設采用AVS標準的IPTV網,兩年內放號400萬戶。
這一舉措與中國移動主導的新一輪TD-SCDMA建設極其相似,顯然都是為規(guī)避洋標準的巨額專利費,而支持采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標準。
兩部委秘密部署AVS建IPTV網
信產部電信研究院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透露,目前,網通集團和中國電信等基礎運營商除繼續(xù)在一些地方開展原標準的IPTV商用試驗外,另有一些試驗涉及重大國
關鍵字:
AVS IPTV 通訊 網絡 無線
音視頻產業(yè)聯(lián)盟秘書長張偉民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我國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二代信源編碼標準AVS產業(yè)化進程不斷加快。AVS未來的目標是高清,而手機電視和IPTV這些新興市場則是AVS當前進入的重點。 張偉民解釋,“對于電視這樣的成熟領域,中途進入很難,AVS的未來目標放在將來的高清。AVS的發(fā)展一定要瞄準新興的市場,只有在新興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才能更好的促進AVS未來的發(fā)展。比如手機電視和IPTV都是AVS進入的重點?!?nb
關鍵字:
AVS 解碼芯片 手機
數(shù)字音視頻產業(yè)成功的標志不是發(fā)布標準,關鍵是走向市場,形成產業(yè)化。 在中國數(shù)字音視頻領域,憑借對技術標準的控制,國外廠商成功擠占了產業(yè)鏈的上游,依靠征收版權費和專利費,獲取了大量的利潤。而繼去年3月,AVS成為中國數(shù)字視頻編碼國家標準,率先打破這一局面后,我國數(shù)字音頻技術今年也取得突破性進展。 1月20日,信息產業(yè)部、國家廣電總局等部委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在人民大會堂
關鍵字:
AVS 數(shù)字 音視頻
一、 背景
在2006年年初,AVS獲得信息產業(yè)部的批準,2月27日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批準成為國家標準,并于2006年3月1日起實施。
IPTV在中國正在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yè)鏈。關于IPTV標準中的視頻編解碼標準的選擇,也競爭的相當激烈。比較有競爭力的主要有MPEG-2、MPEG-4、AVC/H.264等相對成熟的標準,國內的AVS標準由于存在“自主知識產權”、“民族標準”及“許可費用低廉”等優(yōu)勢,很可能在最后的競爭中勝出。
二、 各典型視頻標準之專利池組成比較
評析:分析各個標準
關鍵字:
AVS 工業(yè)控制 國際視頻 消費電子 專利許可 工業(yè)控制
知情人士透露,與TD-SCDMA同樣受關注的國產音視頻編解碼標準AVS即將進行室內測試階段,測試結果將會嚴重影響到兩大電信運營商是否采用其作為IPTV標準的態(tài)度。 即將進行6個月的封閉式試驗 AVS是由中科院計算機所研發(fā)的國產音視頻編解碼標準。此前,國內正如火如荼進行的IPTV試驗網擬采用MEPG4、H.264等洋標準
關鍵字:
AVS IPTV 測量 測試 通訊 測試測量
6月27日,知情人士獨家向新浪科技透露,與TD-SCDMA同樣受關注的國產音視頻編解碼標準AVS即將進行室內測試階段,測試結果將會嚴重影響到兩大電信運營商是否采用其作為IPTV標準的態(tài)度。 即將進行6個月的封閉式試驗 AVS是由中科院計算機所研發(fā)的國產音視頻編解碼標準。此前,國內正如火如荼進行的IPTV試驗網擬采用MEPG4、H.264等洋標準,但去年年底,上述洋標準公布專利收費標準后,洋標準要收取的巨額專利費讓人大吃一驚,
關鍵字:
AVS IPTV 標準 測試測量
近日通過招標,國家廣電總局確定今年電影局1800臺數(shù)字院線設備采購將采用DMS數(shù)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tǒng),而此前呼聲很高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蒙太奇數(shù)字電影系統(tǒng)則意外出局。據了解,DMS數(shù)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tǒng)采用了MPEG-4圖像壓縮算法。此次國家廣電總局有意識地采用MPEG-4,是否意味著國家廣電總局掌有話語權的數(shù)字電視產業(yè)也將采用MPEG-4?業(yè)內專家指出,雖然MPEG-4在同 AVS、H.264第二代音視頻編解碼三大標準的競爭中最先落地,但鑒于AVS是國標,數(shù)字電視仍有望成為AVS全面翻盤的契機。
關鍵字:
AVS MPEG-4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記者近日從AVS工作組獲悉,國內音、視頻領域的一個重要標準AVS標準已獲得了信產部的批準,正式成為國家標準。此舉預示著今后AVS與MPEG在音、視頻領域的競爭中將“底氣十足”。 AVS是我國牽頭創(chuàng)制的音視頻信源解碼標準。據AVS產業(yè)聯(lián)盟秘書長張偉民透露,日前,信息產業(yè)部正式批準通過了AVS標準成為音、視頻領域的國家標準,“盡管接
關鍵字:
AVS 國標 信產部 央視
回顧過去的2005,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shù)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AVS在2005年終于有了開花結果的跡象。除了本土IC設計公司不斷推出支持該標準的芯片產品外,AVS的產業(yè)化進程也在加快。 在2005年10月的深圳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國內三大信息產業(yè)標準組織——閃聯(lián)、數(shù)字電視地面?zhèn)鬏敇藴是迦A方案(DMB-T)、EVD標準工作組分別與數(shù)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工作組(簡稱AVS工作組)簽署合作協(xié)議
關鍵字:
AVS 編解碼標準 中國
近日,信息產業(yè)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寧波中科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正式簽約,標志著“鳳芯1號”的IPcore向全社會的開源服務正式啟動。簽約儀式上,中科院計算所所長助理隋雪青致辭表示:這次鳳芯1號的開源計劃,是對AVS產業(yè)化的鼎力支持。有了信息產業(yè)部CSIP提供系統(tǒng)的、規(guī)范的服務平臺,該開源服務無論從規(guī)范和影響上,都會更上一層樓。 鳳芯1號是寧波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中科院計算所寧波分
關鍵字:
AVS CSIP 鳳芯
近日,國產數(shù)字電視標準AVS再獲得重大進展。 據AVS標準工作組秘書長黃鐵軍介紹,“基于AVS標準的數(shù)字視頻廣播編碼播出與接收系統(tǒng)”近日順利通過了信產部組織的專家技術鑒定。 AVS標準工作組萬芊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標志著AVS已構建完成了
關鍵字:
AVS
“鳳芯2號”是我國第一款AVS(數(shù)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標準)芯片,內嵌龍芯32bitCPU主控解碼全過程。“鳳芯2號”驗證芯片采用了我國自主研究的多標準可配置數(shù)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同時支持AVS及H.264中外兩大IPTV標準。目前
網絡電視已經炙手可熱,“鳳芯2號”的面世將有效地緩解國產IPTV芯片短缺的現(xiàn)狀。
同時,“鳳芯2號”的發(fā)布還將可以大大降低產業(yè)成本,使包括DVD在內的國內家電企業(yè)不再
關鍵字:
AVS 鳳芯
avs-m和dm642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avs-m和dm642!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avs-m和dm642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vs-m和dm642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