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商機   下載  拆解   高校  招聘   雜志  會展  EETV  百科   問答  電路圖  工程師手冊   Datasheet  100例   活動中心  E周刊閱讀   樣片申請
EEPW首頁 >> 主題列表 >> ai 芯片

Google發(fā)表自行設計芯片,未來恐沖擊高通產品市場

  •   據彭博社的報導,17 日網絡大廠 Google 公布了首款用于消費類產品的自行設計芯片Pixel Visual Core。該芯片是一款平臺專用芯片,目的是在提升 Google 最新款智能手機 Pixel 2 的相機影像品質,并且協助更快的處理 HDR 照片。而 Pixel Visual Core 的推出也代表 Google 進軍硬件領域的一個最新信號,此舉預計將對其當前芯片供應商產生威脅,尤其是移動芯片龍頭高通 (Qualcomm)。   報導指出,自主設計芯片不僅成本高昂,而且需要一定時間。因此,
  • 關鍵字: Google  芯片  

2017年全球半導體營收將達4110億美元

  •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預測,2017年全球半導體總營收將達到4,111億美元,較2016年成長19.7%。這是繼2010年從金融危機中復甦且全球半導體營收增加31.8%之后,成長最為強勁的一次。   Gartner研究總監(jiān)Jon Erensen表示:“存儲器持續(xù)帶領半導體市場上揚,隨著供需情勢拉抬價格走高,存儲器市場可望在2017年增長57%。以DRAM為首的存儲器缺貨潮,將持續(xù)帶動半導體營收提升,且成長力道逐漸擴散到其他半導體類別,包括非光學傳感器、模擬芯片、分離式元件與影
  • 關鍵字: 傳感器  芯片  

蘋果迎利好消息 iPhone X面部識別關鍵芯片開始發(fā)貨

  •   據《電子時報》近日報道,業(yè)界消息稱,IC設計公司奇景光電已經開始向蘋果公司出貨基于晶圓級鏡頭(WLO)技術的芯片。這種芯片據稱是iPhone X面部識別功能Face ID傳感器的關鍵組件。   消息稱,由于南茂科技與奇景光電合作進入了iPhone X的供應鏈,所以南茂科技從WLO芯片訂單中獲得的收入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顯著增長。南茂科技從WLO芯片訂單中獲得的收入預計介于新臺幣5000萬元(約合166萬美元)至新臺幣6000萬元,高于目前的新臺幣2000萬元至新臺幣3000萬元。   隨著其他手機
  • 關鍵字: 蘋果  芯片  

麒麟970邁入手機AI“無人區(qū)”的第一步

  • 對于華為芯片來說,上個月發(fā)布的麒麟970也成為了華為在智能終端芯片領域邁入無人區(qū)第一步!
  • 關鍵字: 麒麟970  AI  

華爾街日報:從京東方到國產芯片

  •   集成電路行業(yè)進入了全球范圍內的上升周期。在萬物互聯時代,芯片的升級發(fā)展和規(guī)模擴大都將具備巨大的空間。為了在這個科技大周期中不落于人,中國從官方到民間都加大了全產業(yè)鏈投入。然而,效果可能不是短期實現的。   集成電路行業(yè)是一個贏家通吃的行業(yè),中國想要在這個領域獲得成功,那就不僅僅是要做到不錯,而是努力做到最好。但美、日、韓等國對中國技術刻意的封殺和自身不斷地發(fā)展,意味著中國集成電路發(fā)展任重道遠且困難重重,可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投入期。這個投入期保守估計以5-10年為一個單位。   所以市場在確認集成電
  • 關鍵字: 京東方  芯片  

AI需要夠硬載體 “只軟不硬”的谷歌仍然欠缺

  • 硬件“六連發(fā)”,坊間最多的觀點是谷歌終于“硬起來”了。尤其是對新款智能手機Pixel 2系列的贊譽,恍惚間讓谷歌在硬件上真的有一股硬氣隱現。
  • 關鍵字: AI  谷歌  

電腦芯片材料與制作工藝

  • 電腦芯片材料與制作工藝-說到硅技術,免不了要提高硅晶體。根據硅晶體定義,硅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非金屬元素,能與大多數元素形成化合物,它的用途主要取決于它的半導體特性。而硅晶體又分為單晶硅、多晶硅,什么是多晶硅?熔融的單質硅經過過冷凝固以金剛石晶格形態(tài)形成的晶體。而我們制造電腦CPU芯片的硅,選取的是單晶硅。現今熱門的新材料石墨烯,就是一種最薄最堅硬納米材料的單晶硅體。下面我們就來講講,電腦芯片CPU制造材料單晶硅是怎么來的。
  • 關鍵字: 芯片  晶圓  CPU  

電腦芯片安裝過程,CPU芯片安裝到電腦詳細步驟

  • 電腦芯片安裝過程,CPU芯片安裝到電腦詳細步驟-在自行購買機器或者想給自己的CPU更新換代的時候,免不了要自己動手操作機箱與主板。對電腦技術嫻熟的老手還好,要是新手碰到要完全自主獨立安裝CPU到機器主板上該怎么辦?別急,下面小編就為您用圖解形式為您詳細講述CPU電腦芯片安裝的具體過程:
  • 關鍵字: 芯片  CPU  

電腦芯片的作用與功能、用途介紹

  • 電腦芯片的作用與功能、用途介紹-主板在電腦中是最主要的部件之一,承載著電腦核心運行的功能。但你是否知道,主板功能的實現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主板上各種芯片的作用。新手在面對密密麻麻的電腦主板內部芯片與器件、復雜的pcb布線走向時往往會不知所措。哪些芯片是什么,都是用來做什么的,各種芯片彼此之間有什么區(qū)別與聯系。下面的文章我就為大家詳細講解這些問題。
  • 關鍵字: 芯片  CPU  SATA  

時鐘芯片接口分析與DS1302典型原理電路圖

  • 時鐘芯片接口分析與DS1302典型原理電路圖-時鐘芯片是時鐘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時鐘芯片大多都是由美國DALAS公司生產的,有著低電流充電的作用,并且低消耗電量。下面我們分享下時鐘芯片的接口,時鐘芯片DS1302的原理。
  • 關鍵字: 芯片  時鐘芯片  DS1302  

谷歌的TPU芯片是如何演進而來的?

  • 谷歌的TPU芯片是如何演進而來的?-Google I/O是由Google舉行的網絡開發(fā)者年會,討論的焦點是用Google和開放網絡技術開發(fā)網絡應用。這個年會自2008年開始舉辦,到今年已經是舉辦的第9屆了。
  • 關鍵字: 谷歌  TPU  AI  

高安全系數的漏電保護器電路設計

  • 高安全系數的漏電保護器電路設計-隨著漏電斷路器使用推廣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用電器等設備增加,而家用電器普遍存在感性負載和容性負載,這些負載在使用中易產生感應電動勢、浪涌電壓以及沖擊電流,從而要求漏電斷路器對抗浪涌電壓、沖擊電流等干擾的能力越來越強,使漏電斷路器在各種情況下能可靠使用,確保漏電斷路器不出現誤跳和失效現象。
  • 關鍵字: 漏電保護器  可控硅  芯片  

英特爾成功測試量子位超導計算芯片 與IBM谷歌研發(fā)競爭加劇

  •   盡管在過去,量子計算都是學術領域的探索對象,但科技巨頭卻一直希望把它帶出實驗室,芯片巨頭英特爾就是其中的一員。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0日,英特爾宣布攜手荷蘭研發(fā)合作伙伴QuTech成功測試17量子位超導計算芯片,這款測試芯片的體積相當于一枚1元人民幣硬幣,更重要的是,英特爾稱該芯片的輸出輸入信號能力比芯片線焊方式提高10-100倍。   “我們正在把量子計算從學術界帶入半導體行業(yè)。”英特爾量子硬件的主管吉姆·克拉克(Jim Clarke)說道。   11
  • 關鍵字: 英特爾  芯片  

張忠謀:中國芯片開發(fā)面臨隱形障礙 遭其他國家封鎖

  •   據Digitimes北京時間10月12日報道,據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稱,雖然中國大陸在積極地推動半導體產業(yè)的發(fā)展,隱形障礙將逐步顯現出來,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yè)的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在努力防止它們的先進技術流入中國大陸地區(qū)。   在最近接受獨家采訪時,張忠謀向中國臺灣地區(qū)媒體Digitimes表示,韓國、美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qū)的半導體廠商都清楚,未來中國大陸地區(qū)將成為半導體市場上強大的競爭對手,因此將尋求以某種方式“遏制”中國大陸地區(qū),尤其是拒絕向中國提供它們先進的
  • 關鍵字: 芯片  

四大科技巨頭都如何利用AI來相互競爭?

  •   據國外媒體Fast Company報道,美國四大科技巨頭蘋果、Facebook、亞馬遜和谷歌都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的呢?人工智能近年來儼然成了新的競爭武器,它將決定科技巨頭們如何相互競爭。   想想時下大型科技公司悉數追逐的最火爆、競爭最激烈的那些行業(yè):家居自動化,無人駕駛汽車,增強現實。而貫穿所有這些商業(yè)機會的主題又是什么呢?人工智能。   擁有云計算業(yè)務的科技巨頭相繼增加AI服務,寄望借此實現產品的差異化。但最好的技術它們還是只留給自己使用,它們將人工智能視作戰(zhàn)略武器,利用其來
  • 關鍵字: AI  
共8909條 267/594 |‹ «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 ›|

ai 芯片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ai 芯片!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ai 芯片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芯片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熱門主題

樹莓派    linux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備案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