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官方微博消息,針對近期有媒體報道高通反壟斷案已上報國務院的消息。國家發(fā)改委反壟斷局調查二處今日證實,對高通反壟斷調查還在進行當中,并沒有上報國務院。此外,在發(fā)改委進行的反壟斷調查均由部門獨立執(zhí)行,并沒有上報國務院的流程。
罰款或超10億美元
此前,有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國家發(fā)改委針對美國芯片商高通公司開展的反壟斷調查已滿一年,調查結果已經完成,近期將向外公布。“除了罰款、降低專利授權費用外,取消高通推行的‘反授權協(xié)議’也在
- 關鍵字:
高通
- IDC才剛宣布中國智慧機的爆炸成長邁向終點;雪上加霜的是,如今又有傳聞說,高通(Qualcomm)反壟斷案將帶來意料之外的沖擊,恐怕會點燃中國智慧機的專利大戰(zhàn)。中國第一財經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發(fā)改委將要求高通取消「反授權協(xié)議」,中興、華為等擁有較多智慧機專利的大廠,將可借此興訟,控告缺乏專利保護的的小米、 Oppo等。
ZDNet 3日引述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據傳發(fā)改委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收尾,預料將開罰10億美元、要求調降權利金之外,還會取消高通推行的反授權協(xié)議。這項協(xié)議要求使用高通晶片的手機廠
- 關鍵字:
高通 小米 中興
- 高通(Qualcomm)和英特爾(Intel)公開了下載速度最高可達450Mbps的新一代移動裝置數據芯片LTE Modem,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也致力于研發(fā)次世代Exynos Modem產品。三星2015年預計搭載在旗艦智能型手機的Exynos 7 Octa移動應用處理器(AP),將支援次世代LTE速度。
據韓國IT Today報導,三星瞄準2015年市場,正全力研發(fā)新數據芯片。新芯片為2014年三星LTE下載速度最高支援300Mbps的Exynos Modem
- 關鍵字:
三星 Exynos 高通
- 隨著中國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市場升溫,市調公司Jon Peddie Research預計將在行動繪圖核心(GPU)晶片市場看到多家供應商之間的變化。其中,高通(Qualcomm)仍持續(xù)在 GPU 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盡管經濟困難,全球行動裝置(包括筆記型電腦)市場仍持續(xù)攀升。雖然這一類行動裝置并不一定會取代PC,但在銷售數字已經遠遠超越了。
在這些行動裝置中,每一款裝置都采用在其應用處理器(AP)中整合繪圖處理器的 SoC 設計。因此,整體而言,整合 GPU 的 SoC 市場自2011年上
- 關鍵字:
高通 GPU
-
?
搶食物聯網大餅,國際大廠如高通等,今年的并購重點已轉移到低功耗藍牙業(yè)務。圖/摘自網路
?
搶食物聯網大餅,國際大廠如高通等,今年的并購重點已轉移到低功耗藍牙業(yè)務。圖/摘自網路
?
物聯網主要傳輸技術及對應的晶片供應商
2010年以來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通訊產業(yè),成為全球半導體最大的應用領域。智慧型手機是拉動半導體產業(yè)成長的火車頭,然而在經過多年的爆發(fā)式增長后,將來要實現持續(xù)的高速增長非常困難,這部動力十足的車
- 關鍵字:
物聯網 半導體 高通
- 在高端智能機市場,新款Android旗艦和蘋果iPhone的競爭一直很激烈。遺憾的是,雖然幾乎每年都有多款號稱“iPhone殺手”的手機面世包括三星、LG、HTC,但是這些公司或將在不久的將來遇到些意想不到的大問題。據Business Korea報道,由于高通驍龍810 SoC的供應問題,原定于明年上半年亮相的多款手機,或將不得不被推遲。
而在受影響的廠商之中,三星Galaxy S6、LG G4、索尼Xperia Z4、以及HTC One (M9)則首當其沖。一位不愿透露
- 關鍵字:
高通 驍龍810
- 日前,高通公司CEO史蒂夫·莫倫科普夫在紐約舉行的分析師會議上證實,高通公司將采用ARM的技術架進軍服務器芯片市場,同時也坦言進軍該市場建立新業(yè)務需要一些時間。高通進入服務器市場將面臨什么樣的挑戰(zhàn)?將對未來的服務器芯片市場格局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未來服務器芯片的市場將呈現什么樣的發(fā)展趨勢?
生態(tài)是最大挑戰(zhàn)
高通進入服務器芯片領域前景看好,但面臨巨大挑戰(zhàn),布局新業(yè)務需要一定的時間。
最近以專利授權為主要商業(yè)模式的高通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專利份額以及影響力因技術的演進與不同區(qū)域
- 關鍵字:
聯發(fā)科 高通 服務器
- 外媒稱,中國試圖奪取半導體領域的霸權。過去一年半,中國半導體企業(yè)宣布的大型并購案共有五項,累計金額達50億美元。
日本《富士產經商報》12月5日發(fā)表題為《中國力奪半導體霸權》的文章稱,中國擴大規(guī)模和獲取知識產權不僅可以強化國內產業(yè),而且能夠擺脫對美國和韓國等地產品的依賴。與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一樣,預計中國企業(yè)將借助低價優(yōu)勢首先在低端領域發(fā)起攻勢。
據彭博社報道,北京清芯華創(chuàng)公司計劃投資17億美元,用于收購美國攝像頭傳感器廠商豪威科技公司。該公司生產的處理攝像畫面的半導體被用在蘋果公司的iP
- 關鍵字:
半導體 聯發(fā)科 高通
- 如果說國產手機哪個價位競爭階段最為激烈?我想大家會毫不猶豫的說出1999元。而相比那些主打高性價比的機型來說,華為G7并不以硬件取勝,那么華為G7采用什么樣的設計來凸顯自己的特性呢?下面我們不妨通過華為G7拆機圖解來揭曉。
外觀設計是華為G7一大賣點,華為G7采用了金屬一體機身設計,對工藝要求相對較高。
華為G7采用了金屬一體機身設計
金屬機身相比于其他材質最大的難點應該是公差問題,由于金屬的延展性和韌性都沒有塑料材質表現出色,
- 關鍵字:
華為 G7 高通
- 中國市場4G手機芯片報價下跌速度比3G時代快上1倍,價格屠夫角色如何?希望不要降了價格,更降了質量,廠商與消費者皆未得到實惠。
- 關鍵字:
展訊 聯發(fā)科 高通
- 智能手機的應用體驗好不好關鍵還是看硬件性能的好壞,而對手機應盡性能起決定作用的還是CPU,經過殘酷的市場競爭,堅持做手機芯片的廠家已經不多了,比較主流的智能手機CPU提供廠商有美國高通和臺灣的聯發(fā)科兩家科技公司,從市場定位來看,一般旗艦級別的Android手機基本上采用高通驍龍?zhí)幚砥?,長此以往,高通驍龍成了就成了高端手機的代名詞。
是不是所有搭載高通驍龍芯片的手機都是高端機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是市面上有一些不良商販利用高通驍龍炒作來提升手機的賣價,一不小心就被商家騙了,接下來小編價格和網友一
- 關鍵字:
高通 驍龍 Android
- 手機芯片向來是外國芯片業(yè)的競技場,中國雖然制造了全球絕大多數的手機,中國手機品牌已經開始占據全球38%的市場份額,但是讓中國痛心的是嚴重依賴國外芯片,2013年中國進口芯片花費的資金高于石油進口。
?
今年在中國4G市場上演了高通聯發(fā)科巔峰對決的好戲,中國之星海思歷經磨礪在技術上突圍,跟上了世界的步伐,甚至部分技術超過手機芯片兩強聯發(fā)科和高通。
今年4G芯片市場上演高通聯發(fā)科巔峰對決
中國移動4G商用以來,今年上半年高通占據了4G芯片市場份額的約八成份額,剩下
- 關鍵字:
高通 聯發(fā)科 海思
- 高通遭遇反壟斷調查,人們往往關注高通將會受到什么懲罰,卻忽視了該案對小米、華為等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的影響。由于目前中國大批手機廠商和高通簽署了交叉專利授權協(xié)議,高通已成為一個專利授權的中樞機構,如果中國政府最后對高通的處罰內容中,涉及了打破專利聯盟的問題,則中國智能手機行業(yè)之間將發(fā)生專利訴訟高潮。其中,華為科技、中興通訊等專利數量多的公司,可能會對專利數量少的企業(yè)“動刀”......
- 關鍵字:
高通 小米 華為
- 日前,有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國家發(fā)改委針對美國芯片商高通公司開展的反壟斷調查已滿一年,調查結果已經完成,近期將向外公布?!俺肆P款、降低專利授權費用外,取消高通推行的‘反授權協(xié)議’也在其中。”該人士透露。
“反授權協(xié)議”是高通公司利用自身的專利優(yōu)勢迫使手機廠商簽訂的不公平合約,根據這項協(xié)議,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機公司,必須將所持專利授權給高通,并且不得以此專利向高通的任何客戶征收專利費。隨著這項協(xié)議的取消,國內手機廠
- 關鍵字:
高通 三星 HTC
- 僅僅獲得一個領域的成功對于高通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目前,這家公司正將觸角延伸到汽車、智能家電、可穿戴設備甚至是服務器市場,致力于變得“無處不在”。
- 關鍵字:
高通 德州儀器 Snapdragon
高通介紹
高通公司 是一個位于美國加州圣地亞哥(San Diego) 的無線電通信技術研發(fā)公司, 由 Irwin Jacobs 和 安德魯·維特比 創(chuàng)建于 1985年。兩人此前曾共同創(chuàng)建Linkabit.
高通公司的第一個產品和服務包括 OmniTRACS 衛(wèi)星定位和傳訊服務,廣泛應用于長途貨運公司,和專門研究集成電路的無線電數字通信技術, 譬如 Viterbi decoder.
高通公司在CDMA技術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