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文章 進入蘋果技術社區(qū)
罕見!蘋果官網上線Vision Pro發(fā)售倒計時:2.99萬元起
- 6月27日消息,蘋果Vision Pro國行版將于6月28日正式發(fā)售,售價29999元起,提供256GB、512GB、1TB版本。值得注意的是,蘋果中國官網還專門上線了Vision Pro發(fā)售倒計時,倒計時以秒為單位計算,這在蘋果以往開售新品中非常罕見。據(jù)悉,蘋果在發(fā)售iPhone、iPad、Mac等新品時,一般只在官網主頁顯示產品發(fā)售日期,比如6月28日10:00發(fā)售,但不會有倒計時。蘋果Vision Pro被認為是開啟空間計算時代的一款產品,搭載M2+R1雙芯片,配備單眼分辨率可達4K、采用Micro
- 關鍵字: 蘋果 Vision Pro
蘋果 Apple Watch Series 10 手表 CAD 渲染圖曝光,2 英寸系列最大屏
- IT之家 6 月 26 日消息,蘋果 Apple Watch Series 10 手表按照常規(guī)發(fā)布節(jié)奏,預計將于 9 月與 iPhone 16 / Pro 系列一同推出。今年對 Apple Watch 來說是比較特別的一年,此前爆料稱蘋果計劃推出一款名為“Apple Watch X”的特別 10 周年紀念版。在發(fā)布之前,外媒 91mobiles 放出了號稱是 Apple Watch X 或 Series 10 的原始 CAD 渲染圖,新手表將配有更大的 2 英寸顯示
- 關鍵字: apple watch 智能穿戴 蘋果
蘋果Microsoft縮小人工智能模型以改進它們
- 科技公司已經陷入了一場構建最大的大型語言模型(LLM)的競賽中。例如,今年 4 月,Meta 宣布了 4000 億參數(shù)的 Llama 3,它包含的參數(shù)數(shù)量(或決定模型如何響應查詢的變量)是 OpenAI 2022 年原始 ChatGPT 模型的兩倍。雖然尚未得到證實,但 GPT-4 估計有大約 1.8 萬億個參數(shù)。然而,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包括蘋果和Microsoft在內的一些最大的科技公司已經推出了小型語言模型(SLM)。這些模型的規(guī)模只是 LLM 對應模型的一小部分,但在許多基準測試中,它們可以與它們相
- 關鍵字: 蘋果 Microsoft 人工智能模型 小型語言模型
傳蘋果設定iPhone生產自動化目標:裝配線工人減少一半
- 6月25日消息,據(jù)多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已經向其管理層傳達了明確信息,計劃通過自動化將iPhone最終裝配線上的工人數(shù)量減少多達一半。據(jù)兩名已離職的蘋果員工稱,早在2022年底,蘋果公司負責運營的高級副總裁薩比·汗(Sabih Khan)就曾發(fā)布通知,要求管理層在未來幾年內,將iPhone最終裝配線上的工人數(shù)量削減最多達50%。為此,蘋果開始批準之前因高昂的前期成本而擱置的自動化項目。據(jù)參與制造的三位人士透露,這些努力使得去年iPhone 15的裝配大量采用了自動化。蘋果推動自動化的努力可能會為全球消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生產自動化
古爾曼:蘋果“平價版”Vision Pro 頭顯需配合 iPhone / Mac
- 6 月 23 日消息,彭博社的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在最新一期Power On實時通訊中透露蘋果正在開發(fā)“平價版”Vision Pro,這款代號為 N107 的頭顯據(jù)稱 FOV視角將會更窄(IT之家注:現(xiàn)款Vision Pro 為100度左右),據(jù)稱將需要連接 Mac / iPhone才能使用,邏輯類似Apple Watch。古爾曼重申,蘋果希望“最早在 2025 年底”推出更平價的 Vision 耳機,盡管如此,蘋果仍在“努力降低成本的同時保留關鍵功能”,作為比較,現(xiàn)款Visio
- 關鍵字: 古爾曼 蘋果 Vision Pro 頭顯 iPhone Mac
蘋果要在中國上線AI 傳正與百度阿里百川等談合作
- 6月21日消息,本月蘋果在演示人工智能服務時,展示了如自定義表情生成器等美國iPhone用戶即將享受到的AI工具,但并未提及中國這個第二大iPhone市場。業(yè)內人士指出,由于OpenAI開發(fā)的ChatGPT等AI模型在中國不可用,蘋果正尋找中國本地合作伙伴以提供其人工智能服務。盡管新款iPhone發(fā)布僅剩幾個月,但至今未宣布任何合作協(xié)議。在中國市場,已將AI功能整合入手機的本地競爭對手正將蘋果遠遠拋在后面。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第一季度,iPhone在中國智
- 關鍵字: 蘋果 AI 百度 阿里 百川
認識3D打印技術:如何走進你的生活

- 知名蘋果產品分析師郭明錤透露,Apple Watch Series 10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采用由3D打印技術生產的部件。蘋果在去年的Apple Watch Series 9上曾試驗過3D打印部件,但并沒有大規(guī)模量產,而在經過大量的測試之后,3D打印大規(guī)模生產的效率似乎已有大幅改善。
- 關鍵字: 3D打印 蘋果 Apple Watch
英偉達超越微軟 位列市值第一
- 英偉達股價當?shù)貢r間周二再度上漲3.6%,市值升至3.34萬億美元,超越微軟(3.32億)成為全球最值錢的公司,上演乙方連續(xù)譫越甲方帽子戲法。蘋果股價周二下跌1.1%,市值早在本月初便被皮衣黃超越。后者的股價今年上漲170%,自2022年來上漲九倍,從一家“臭打游戲”的小不點迅速成長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英偉達占據(jù)AI芯片市場八成份額,數(shù)據(jù)中心業(yè)務上個財季暴漲427%至226億美元,且目前看不到任何頹勢。由于股價躥升過快,英偉達雖貴為南霸萬,卻不是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shù)成分股。公司月初實行一比十拆股計劃后,
- 關鍵字: 英偉達 微軟 蘋果 股市
臺積電3nm供不應求引漲價潮!NVIDIA、AMD、蘋果等都要漲價
- 6月16日消息,據(jù)媒體報道,隨著臺積電3納米供不應求,預期臺積電3納米訂單滿至2026年,NVIDIA、蘋果、AMD和高通等都在考慮提高AI硬件價格。在AI服務器、HPC應用與高階智能手機AI化驅動下,蘋果、高通、英偉達、AMD等四大廠傳大舉包下臺積電3納米家族制程產能,并涌現(xiàn)客戶排隊潮,一路排到2026年。業(yè)界認為,在客戶搶著預訂產能下,臺積3納米家族產能持續(xù)吃緊,將成為近二年常態(tài)。由于供不應求的局面,臺積電正在考慮將部分5納米設備轉換為支持3納米產能,預計月產能有望提升至12萬片至18萬片。盡管臺積電
- 關鍵字: 臺積電 3nm 供不應求 漲價 NVIDIA AMD 蘋果
蘋果緩慢推出AI功能,部分明年上線,這樣做好處在哪?
- 6月17日消息,蘋果于近期揭曉了其最新的人工智能服務及產品,并采取了全新的發(fā)布策略——漸進式推出。這意味著,部分功能可能要到2024年底,甚至延遲至2025年方能上線。蘋果此舉旨在確保每個新功能都經過嚴格測試和優(yōu)化,從而為用戶提供卓越的使用體驗。此外,這種策略還為蘋果提供了靈活性,使其能根據(jù)市場反應和用戶反饋及時調整產品特性和發(fā)布時間表,以更好地契合不同用戶的需求與期待。以下為英文翻譯全文:對于人工智能新功能,蘋果公司選擇了一種穩(wěn)步推進的策略。蘋果智能在上周發(fā)布后引起了廣泛關注,但開發(fā)者直到今年夏末才能試
- 關鍵字: 蘋果 AI 人工智能
iOS 18衛(wèi)星通信實測:可雙向收發(fā)文字、表情 免費用
- 6月14日消息,蘋果在iOS 18中新增/改進了不少功能,其中就包括衛(wèi)星通信的升級。新系統(tǒng)讓iPhone 14系列以上的機型支持通過衛(wèi)星來發(fā)送iMessage和短信了,可以正常的和聯(lián)系人進行溝通。而此前僅限于SOS緊急聯(lián)絡,只能自動聯(lián)絡救助,無法進行其他通信。據(jù)海外博主實測,升級iOS 18后,當iPhone檢測到超出地面網絡范圍時就會彈出提示,讓用戶快速訪問所有可用的衛(wèi)星服務,還會有界面引導用戶搜星,與國產安卓機類似。功能方面包括緊急求救、道路救援、Find My以及新增的iMessages,能夠發(fā)送文
- 關鍵字: 蘋果 iOS18 衛(wèi)星通信
文件顯示蘋果訓練AI用了谷歌TPU芯片
- 6月12日消息,本周一,蘋果首席執(zhí)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在全球開發(fā)者大會上宣布,與OpenAI達成合作,將后者強大的人工智能模型集成到其語音助手Siri中。不過,從蘋果在發(fā)布會后公布的技術文件細節(jié)來看,谷歌也成為蘋果在人工智能領域發(fā)力的另一位贏家。為構建蘋果的人工智能基礎模型,工程師們運用了公司自研的框架軟件及多種硬件,包括蘋果自有的GPU(圖形處理單元)和僅在谷歌云上可用的TPU(張量處理單元)。谷歌已經研發(fā)TPU芯片約10年,并已公開其第五代芯片的兩種型號。這些芯片可用于人工智能的訓練,谷
- 關鍵字: 蘋果 AI 谷歌 TPU芯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