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洋電機在“第56屆應用物理學相關聯合演講會”(3月30日~4月2日,筑波大學)上宣布,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太陽能電池厚度僅為85μm,削減到了原來的1/2以下,而且約10cm見方的(103.3cm2)單元仍可獲得高達21.4%的轉換效率。該公司在2008年9月于西班牙舉辦的“23rd EU PVSEC”上曾經發(fā)布過類似的成果。
實現薄型化有助于削減硅材料的成本。對于量產產
關鍵字:
三洋 太陽能電池 HIT
三洋電機與東京工業(yè)大學教授山本隆一領導的研究小組共同開發(fā)出了導電率高達1200S/cm以上的高分子膜?!吧时憩F性也很高”(三洋電機)。與同類市售品相比,“導電率是后者的2倍左右”(三洋電機)。
關鍵字:
三洋 高分子膜 面板
松下公司可能將于近日發(fā)行創(chuàng)紀錄的4000億日元(約合41億美元)債券,為收購三洋電機融資。發(fā)行金額將創(chuàng)下日本制造業(yè)之最。
記者近日就此征詢松下,松下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此“不知情”。
另外,松下日前表示,將在四月下旬公布其以
關鍵字:
松下 三洋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松下就收購三洋電機與三洋大股東高盛等三家金融企業(yè)達成協(xié)議,公開購買三洋股票的價格為每股131日元。預計整體收購金額將超過5600億日元(64億美元)。
據報道,按照普通股份換算,這三家金融機構擁有約70%的三洋股份。此次雙方達成協(xié)議,松下可在明年春季實現將三洋納入子公司,從此成為日本最大的電器廠商。有關收購的具體細節(jié)將于19日正式發(fā)布。
據相關人事透露,松下和高盛的高層在17日的會談中,高盛最終接受了以131日元每股賣出的提議。而作為另兩大股東三井住友和大和證券早以同意了
關鍵字:
松下 三洋 高盛
近日消息,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陷入僵局的松下收購三洋案再出進展,松下將繞開高盛收購三洋超過50%股份。
日本《產經新聞》報道,三洋另外兩大股東三井住友銀行和大和證券已同意以每股130日元向松下出售其手中持有的三洋優(yōu)先股,松下將在明年2月以后正式提出競購。
11月份,松下獲得三洋董事會同意,將通過TOB(公開股票收購)方式收購三洋為子公司,松下將和持有三洋優(yōu)先股的高盛等三大金融機構進行協(xié)商,以獲得這些股份。如果收購達成,松下將成為全球僅次于通用電氣的第二大電器巨頭。三家機構股東擁有的三洋
關鍵字:
松下 三洋 高盛
11月27消息,投資公司高盛周三稱,它已經結束了有關將其持有的三洋電器的股票出售給松下的談判。此舉可能影響松下收購三洋的企圖。高盛發(fā)言人稱,它不能接受松下提出的價格或者交易方式。
松下和三洋本月初開始進行收購交易的談判。這筆交易最快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創(chuàng)建一個全球最大的電子公司。
但是,高盛的反對可能會延遲甚至破壞這個收購交易。
三洋的最大股東是高盛、日本三井住友銀行有限公司和大和證券集團。這三家公司在2006年投資了3000億日元挽救三洋。這三家公司一共擁有三洋大約70%的股份。
關鍵字:
三洋
11月的第一天,日本傳出了松下電器公司(下稱“松下”)將全面收購三洋電機公司(下稱“三洋”)的重大消息。備受股價暴跌之苦的日本市場雖然處于三天連休的靜閑時期,但是市場人士紛紛發(fā)表意見,對于這一次收購鼓起了手掌。
第一次失誤
創(chuàng)業(yè)于1946年的三洋,曾經是日本最大的電器制造商之一。1953年,三洋電機生產出了日本第一臺噴流式洗衣機。此后又開發(fā)出新型電冰箱,從事成為日本白色家電的核心企業(yè)。2002年,IT泡沫崩潰后,日本九大電器制造商中有六家出現
關鍵字:
松下 三洋
9月2日,據外電報道,全球最大充電電池制造商——三洋電機稱將興建工廠,以擴增用于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的電池產量。
三洋電機發(fā)言人Kumiko Makino指出,至2011年3月為止的年度內,這家工廠將提升電池月產能43%至1億個。
但言及具體投資金額和工廠興建時間表,Makino拒絕透露。
但有媒體報道,三洋電機最高將支出300億日元(合約2.77億美元)在日本兵庫興建這座工廠。
至此,三洋電機加入了索尼(Sony)和三星電管 (Samsung SDI)
關鍵字:
三洋 電池 充電 筆記本
編者按:今年上半年,無論是創(chuàng)維、康佳等這些以黑電為主的企業(yè),還是美菱、海信科龍等白電企業(yè),都遭遇到市場的大考。面對壓力,不少企業(yè)或壓縮生產規(guī)模,或收緊市場戰(zhàn)線,或轉移部分訂單,以此規(guī)避風險?!吨袊娮訄蟆酚浾呓詹稍L了一些國內知名家電企業(yè)后,發(fā)現雖然遭遇到各種危機,但大部分企業(yè)都成功地克服了壓力,而且正在醞釀反攻之道。這其中,有些企業(yè)在內部管理上有了更深的領悟,有些企業(yè)在成本控制上有了更為精確的核算,有些企業(yè)在庫存管理上有了更為靈活的周轉。因此我們相信不久后,中國家電業(yè)將逐步走出困境。
創(chuàng)維:發(fā)
關鍵字:
家電 黑電 白電 創(chuàng)維 液晶模組 康佳 TCL 長虹 三洋 美菱 格蘭仕 華帝
家電生產廠商與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簡稱“國美”)、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 “蘇寧”,蘇寧電器002024.SZ)等家電連鎖賣場的一些利益糾葛由來已久。但讓人吃驚的是,三洋電機公司(簡稱“三洋”)這次采取了更為激烈的方式。
7月8日,三洋電機對外稱,旗下電視機將從部分電器連鎖店退出,“這并不意味著三洋從中國電視機市場的退出,只是在對銷售戰(zhàn)略和產品陣容進行調整,以期盡快擴大市場份額”。
三洋與國
關鍵字:
家電 三洋 國美 電視
人民網記者今日接到三洋電機聲明,稱三洋正在對包括電視機的銷售等在內的市場戰(zhàn)略及產品陣容進行調整,以期待盡快重新展開并擴大在中國電視機市場的銷售份額。目前雖暫時有三洋的電視機從部分大型電器連鎖店撤出的消息,但這并不意味著三洋從中國電視機市場退出,更沒有退出的計劃。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一些缺乏競爭力的外資品牌也面臨被淘汰的危險。而三洋電視已于上月從國美、蘇寧、大中等中國家電連鎖巨頭退出,成為在日趨激烈的平板電視競爭中首個告退的外資品牌。
三洋電機聲明全文如下:
關鍵字:
三洋 電視機 平板電視
備受矚目的三洋電視從國美、蘇寧撤柜事件另有隱情。東莞華強三洋電子有限公司某分公司總經理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三洋不是不再做電視產品,只是由于進入大賣場費用過高,導致銷售基本都虧損,今后要轉做傳統(tǒng)渠道。
這位人士說,三洋電視與國美、蘇寧的合同2007年8月到期,順延至2008年1月,但新合同的條款一直談不下來,所以,今年6月下旬開始,三洋電視便把存貨、樣機從國美、蘇寧撤出,“現在已經撤得差不多了”。
這位人士說,三洋電視退出家電連鎖大賣場,轉而加大對傳統(tǒng)渠道的投
關鍵字:
三洋 國美 電視 蘇寧
在混合動力時代,所有有關此類的技術都是市場的寵兒。
2008年6月2日,來自日本的消息稱,三洋電機宣布向大眾集團供應混合動力車(HEV)用鋰離子充電電池系統(tǒng),同時它表示將進一步推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V)所用的鋰離子充電電池的開發(fā),預計將從2011年起開始量產。
隨著市場情況的變化,混合動力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所有汽車制造商關心的話題。能夠生產這些電池的廠家都會立即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之前,豐田宣布與松下電器成立此類電池的合資工廠。
關鍵字:
三洋 鋰離子 電池 混合動力
從技術角度講,合肥三洋洗衣機產品不輸給任何企業(yè),不過產品營銷和品牌營銷方面,合肥三洋卻和海爾、西門子等企業(yè)還有差距,這是合肥三洋需要改進的地方。
作為合肥榮事達集團與日本三洋電機的合資公司,合肥三洋將今年定位為“擴張之年”:先是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調整部分募集資金項目的議案》,認為目前工業(yè)洗衣機項目不具備實施條件,決定不再進行投入;隨后全面承接了日本三洋電機東南亞市場的制造業(yè)務,準備集中精力發(fā)展家用洗衣機。特別是今年7月,新廠區(qū)一期4.7萬平方米的廠房將正式投產,提
關鍵字:
三洋 海爾 西門子 榮事達 洗衣機
三洋電機株式會社、德國大眾集團日前就共同開發(fā)混合動力機車(以下簡稱HEV)用新一代鋰電池系統(tǒng)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
早在2006年1月,三洋電機集團就已經與德國大眾集團共同簽署了開發(fā)新一代鎳氫電池系統(tǒng)的協(xié)議,這項合作現在依然在進行。
在此項合作的基礎上,三洋電機與德國大眾集團在面向HEV應用的新一代鋰電池系統(tǒng)的合作,將進一步加強雙方的伙伴合作關系,并有望加速高性能HEV用電池系統(tǒng)的開發(fā)和商品化過程,推動三洋電機在全球HEV用電池事業(yè)領域的進一步擴大。
三洋電機表示,該集團在品牌藍圖&ldq
關鍵字:
三洋 大眾 HEV 鋰電池
三洋介紹
三洋(SANYO)
簡介:日本三洋電器集團是一家有60年歷史的大型企業(yè)集團,總部位于日本大阪,產品涉及顯示器、手機,數碼相機,機械,生物制藥等眾多領域。1979年設立三洋電機貿易株式會社北京辦事處,開始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三洋電機株式會社創(chuàng)始人井植歲男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就將公司命名為三洋電機,并決定使用SANYO商標。三洋是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含了三洋欲以人類、技術、服務等三根支柱為依托與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