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關鍵儀器儀表裝備落后十多年
差距二: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低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97074.htm現代工業(yè)儀器儀表的技術特點和趨勢是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和集成化,而我國產品一般常規(guī)品種居多,智能型產品剛剛起步。以核電控制系統(tǒng)及儀表集成為例,由于基礎較弱,進入數字控制技術時代以后,差距更大。
差距三:高新技術差
國外的智能執(zhí)行器已采用變頻調速、新型電機、低工耗、微型壓電陶瓷I/P轉換器、藍牙通信技術、智能化和現場總線等新技術,而國內才開始起步。
差距四:產品精密度低
以質量流量計為例,國外的測量精度分為4個檔次,精度最高并能測量氣體的為0.1級,最普遍的為0.15級,而國內目前只能達到經濟型的0.2級和適用型的0.5級。再如我國在加油站的計量儀表一般是..5%的精度,但是國外30萬噸的油輪到我國交貨的精確度要到0.1%。
差距五:品種規(guī)格不全
以高精度智能壓力/差壓變送器為例,國產變送器在測量基準量程上缺少1kPa以下微低壓、800kPa以上高差壓量程、16MPa以上高靜壓、耐腐蝕等規(guī)格的產品,因此有些工程或系統(tǒng)應用的特殊要求不能滿足。
差距六:自動化程度低
例如高性能光電直讀光譜儀,國外儀器真空度由電腦實時監(jiān)控,而國產儀器在許多方面依舊需要人工操作。
差距七:高檔產品少
目前我國高檔產品少,甚至是空白。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為例,國外已有塞曼背景校正技術的高檔儀器,國內至今尚未研制,高端需要主要依賴進口。
差距八:市場占有率低
以可編程控制器(PLC)為例,目前中國PLC市場95%以上被國外產品占領。歐美產品在大中型PLC領域占有絕對優(yōu)勢,日本產品在小型PLC領域占有優(yōu)勢,韓國和中國臺灣的產品也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中國本土自主品牌PLC的市場影響非常小,很難形成規(guī)模經濟。
電度表相關文章:電度表原理
電接點壓力表相關文章:電接點壓力表原理 經緯儀相關文章:經緯儀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