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云計算發(fā)展之路解析:落后國外競爭者
利益鏈變革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78170.htm事實上,城市政府的云計算之路十分艱難。2014年7月,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曾牽頭部分部委、企業(yè)制定了政府采購云服務的流程、標準方案。當時,試點方案已經編制完畢,一位方案參與者告訴記者稱,“不少政府機關都在等該方案,方案一出臺,他們就可以采購。”但是,該方案最終卻因為“溝通沒有做好”而被叫停,至今仍未執(zhí)行。
這種情況只是一個縮影。一位參與了國內大半智慧城市項目的公司高層向記者介紹了新疆克拉瑪依地區(qū)的醫(yī)療云案例。“醫(yī)療云的關鍵是打造一個共享平臺,讓所有醫(yī)院、患者數據可以在平臺上公開,但所有的醫(yī)院都反對這么做。最終,克拉瑪依市領導親自約談各個院長,反對者就地免職,這才推動了克拉瑪依的醫(yī)療云。”
該人士分析,因為數據共享之后,患者的掛號、就診、拍片子、復診、處方、抓藥,可以任意選擇不同的醫(yī)院,“雖然好處明顯,但對傳統利益鏈的顛覆太劇烈了。”
克拉瑪依醫(yī)療云架設在華為的城市云上。在記者咨詢這一問題時,華為云服務業(yè)務部總裁楊瑞凱表示:“是建設獨立的云,還是開放的云,客戶可以自由選擇,華為都可以提供。”不過,他也告訴記者,“在其他行業(yè),比如教育,都是如此。”
每一類行業(yè)云的推進都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每次都跟政府、行業(yè)、系統集成商等一大批人談。”一位阿里云人士也對此深有感觸,“在這個城市花6個月,到下個城市,差不多的內容,還是要談5個月以上。”
為了降低溝通成本,阿里成立“云棲聯盟”,目前匯集了200多家行業(yè)合作伙伴一同推動行業(yè)云計算發(fā)展。7月29日下午,阿里云還與用友集團達成合作,開拓財務、汽車、金融、醫(yī)療、能源等領域。
不過,前述智慧城市公司高層認為,“聯盟的形式帶來的動力并不足夠,需要探索新的商業(yè)模式,讓大家能夠更齊心協力。”該人士是云棲聯盟的一員,他表示,“我們需要建設新的利益鏈,去推動傳統的利益鏈改革,比如成立合資公司,形成更緊密的利益共享。”
落后國外競爭者
困擾中國云計算產業(yè)的,并不只是利益鏈的變革,還包括很多技術、產品上的挑戰(zhàn)。
2015年5月18日,Gartner發(fā)布最新云計算IAAS服務魔力象限報告,出現在魔力象限中的15家企業(yè)幾乎全部為美國公司,沒有任何一家中國云計算企業(yè)。Gartner魔力象限是全球IT行業(yè)最受認可的行業(yè)報告之一。
這份報告中,僅亞馬遜[微博]AWS、微軟[微博]被稱為領導者,而且AWS遙遙領先于微軟。據了解,AWS占有全球云計算市場的28%份額,約為微軟的3倍。2015年Q1,AWS收入為15.6億美元,同比增長49%,超過中國2014年公有云市場規(guī)??傤~。
2014年12月的AWS技術峰會上,記者接觸到多位從國產云計算服務轉投AWS的云計算用戶,他們對記者的表示:“AWS的很多性能,尤其是穩(wěn)定性,都超越很多國內云計算公司。”當然,也有從AWS轉投國產云服務的企業(yè),他們更追求“本地服務的便捷性”以及“性價比”。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AWS未能滿足中國政府對外資云計算的監(jiān)管要求,AWS進入中國兩年來始終未能正式商用,只開放了少數“有限預覽”業(yè)務,其用戶群也主要面對擁有海外業(yè)務的中國創(chuàng)業(yè)者。即便如此,AWS在國內公有云市場也排在第五位,已經正式落地的微軟排在第四位。前三名阿里云分別為阿里云、中國電信[微博]與中國聯通(6.20,0.03, 0.49%)。
此前,記者曾就“與AWS競爭”的問題咨詢中國電信,原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云計算產品總監(jiān)雷葆華回答記者稱:“沒法比,我們還是小學生。”除此之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標準所所長何寶宏也曾測試大多數國產云技術服務商,他在2014年底曾告訴記者:“國產云計算絕大多數都在宣傳自己的彈性、可靠性,但測試結果顯示,沒有任何人能滿足所有自己宣傳的指標。”也正是此類原因,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推出了可信云認證體系,監(jiān)督國產云計算的服務質量。
從種種跡象來看,中國云計算的技術、產業(yè)都很難稱得上“成熟”,畢竟,云計算的本質并非資源、價格、營銷,而是可靠、穩(wěn)定、性能、便捷等技術因素,后者決定了云計算的發(fā)展。當然,今天云計算行業(yè)的競爭、造勢,也遠遠不能決定云計算市場未來的勢力分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