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LED照明電源電路拓補結構的演進過程

LED照明電源電路拓補結構的演進過程

作者:呂增曉 宋益?zhèn)?/span> 時間:2015-03-26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  摘要:本文歷數(shù)了LED照明電源技術的發(fā)展過程,介紹了LED驅動技術三個發(fā)展階段的主流電路結構,以及這些電路的特點、固有缺陷和被淘汰的原因。然后展示了現(xiàn)在的電路設計者們?yōu)榱烁倪MLED驅動電源性能而提出的新電路方案,并提出了一種性價比更高的LED 驅動電源拓補,說明了該結構的優(yōu)勢和實現(xiàn)的可能性。最后,總結LED 驅動電源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得出了高品質的兩級PFC技術將是未來市場主流的結論。   引言   2007年以后,由于白光LED的光效提高到了130lm/W[1],LED照明大規(guī)模商用成為可能,照明

  為了解決該問題,集成電路工程師和電源工程師們想到了一種“紋波約束電路”(圖3-a為紋波約束電路原理圖[6];圖3-b為增加紋波約束電路后的電流波形,紋波由50%以上減小至4%),該電路在2014年初開始正式進入量產,目前該電路有兩個主要缺陷:一是降低了系統(tǒng)效率(約1%~8%);一是提高了系統(tǒng)成本,增加了一個控制IC和一顆功率MOS且紋波很難降到3%以下。

本文引用地址:http://2s4d.com/article/271638.htm

  5 新的系統(tǒng)拓補

  筆者在研究以上電路結構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分析,提出了一種+線性恒流級的拓補結構(如圖4)。該結構的輸出電流紋波可降到1%以內。目前的問題是專用控制IC一般為boost拓補,想要適合 driver(第二級采用簡單的線性恒流IC)必須采用buck拓補[7-9]作為PFC控制級,以獲得更低的輸出電壓。該新結構的缺陷是輸入電流諧波無法做到boost PFC的水平,僅與單級PFC相當。由于成本和性能上的優(yōu)勢,該結構在未來可能有發(fā)展空間。

  6 總結

  由于篇幅有限,部分拓補結構和電路的說明未能展開。另外,本文未就國內、國外市場分開敘述驅動電源技術的發(fā)展,請見諒。在國際化程度越來越深的現(xiàn)在,不同市場的技術方向,區(qū)別并不明顯。

  筆者認為,隨著LED照明電源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 LED照明電源的拓補還將重新回到兩級PFC(第一級boost PFC,第二級flyback & buck恒流)的結構,不過隨著產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和成熟,兩級PFC(第一級boost PFC,第二級flyback & buck恒流)的成本將會被接受。

  出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考慮,驅動電路的許多細節(jié)設計都要考慮非理想因素和極限情況。電源工程師和集成電路工程師們需要根據(jù)不用的應用背景選擇合適的拓補結構和具體實現(xiàn)電路。在這基礎上,越來越多的功能需求被提出和實現(xiàn)。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調光和智能控制功能的設計,電路上最大的風險是干擾和閃爍,看似簡單的調光功能,背后凝聚了工程師們的智慧和辛苦。也正是在一批又一批工程師的努力下,LED驅動電源電路一步步發(fā)展、成熟。

  可以展望,未來的室內照明將會有功能越來越強、越來越智能的LED電源方案出現(xiàn),未來高品質的LED照明產品值得期待。

  參考文獻:
  [1] Steve Winder, Power Supplies for LED Driving , Newnes 2008(04)
  [2] Abraham I. Pressman , 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sign,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8(07)
  [3] Sanjaya Maniktala, Troubleshooting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s: A Hands-on Guide, Newnes2007 (10)
  [4] Harrison, Linden T, Current Sources & Voltage References. Burlington MA: Newnes (2005)
  [5] 上海晶豐明源公司,產品測試報告:Test Report For BP2822NNP18CE-TUBE(75V 240mA)
  [6] 杭州杰華特微電子有限公司,產品手冊:JW1231 500mA Adaptive 100/120Hz,Current Ripple Remover
  [7] Huber, L. Design-Oriented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FC Front End, Power Electronics, IEEE Trans, Issue 1, Jan. 2010
  [8] Xiaogao Xie, An Improved PFC Converter With High Power Factor, Power Electronics, IEEE Trans, Issue 5, May 2013
  [9] Ohnuma, Y. A Novel Single-Phase PFC AC–DC Converter With Power Decoupling Capability Using an Active Buffer, Power Electronics, IEEE Trans, Issue 3, May-June 2014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LED Triac 頻閃 Buck PFC 201504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