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關于紅外攝像機夜間應用相關原理
在說紅外線攝像機之前,先講一點基礎知識。一般可見光的波長是0.4~0.7微米,這是眼睛能夠看到的光線。而0.7至400微米的一段就是紅外線,紅外線是不可見的光線,超出了人類眼睛能看到的范圍。另外,任何物體在絕對零度以上自身都會發(fā)射熱輻射紅外光線,而像人體這樣的發(fā)熱物體相對于房屋、樹木、石頭等物體發(fā)射量會大一些。
攝像機的傳感器CCD或CMOS,一般也稱為“Sensor,是將光學影像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的半導體器件。但比眼睛厲害的是,它能感應到部分不可見光,如紅外光線。傳感器有一個指標靈敏度,也叫最低照度值,是對微弱光線的反應能力,靈敏度越高,對光線的感應能力越強,感紅外的能力就越強。
由于傳感器可以感知到紅外線,在白天,光線中的紅外線也進入到傳感器中,會導致整體圖像偏紅。所以普通攝像機在傳感器表面都貼有濾光片,濾掉光線中的紅外線。而如果紅外線攝像機也貼上這種濾光片,夜間攝像機紅外燈主動發(fā)射的紅外線也會被濾掉,導致紅外燈失效。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高端紅外線攝像機一般備有雙濾光片,即白天打開紅外過濾光片,過濾掉光線中的紅外線,晚上關閉紅外線濾光片,讓補光的紅外線通過鏡頭進入圖像。
以上就是紅外線攝像機為什么可以在人眼看不清的夜間也能清晰成像的原因。依賴紅外線攝像機傳感器可感知紅外線這一特性,在夜間光線比較差的環(huán)境中,利用紅外補光或者物體自身的紅外熱輻射來實現(xiàn)夜視,同時采用雙濾光片來保證白天的圖像不偏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