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安全與國防 > 設計應用 > 進擊的生物識別技術盤點

進擊的生物識別技術盤點

作者: 時間:2014-05-06 來源:網絡 收藏
隨著iPhone6各種花邊新聞的曝光,超級指紋識別功能越來越吸引人的眼球。最近,生物識別也迎來了新的進擊,下面小編將帶著大家一起回顧下進擊的的生物識別技術:

  1. iPhone6的超級指紋功能

  據(jù)傳聞介紹,iPhone6 將采用“擁有像素傳感檢測電路的耦合電極和像素傳感痕跡手指傳感器和相關方法”的專利技術。此項技術最重要的就是與指紋傳感芯片結合的像素傳感追蹤,這是所謂的“金屬化層”,這些追蹤的痕跡可以是橫排的像素或者豎排的像素。某些例子中還提到了支持多種傳感器技術。傳感痕跡上層是介電基片,這種物質包含可以穿件第二個金屬化層的驅動或屏蔽電極。覆蓋傳感和驅動/屏蔽電極的是另一個絕緣層,該絕緣差在傳感陣列和用戶手指之間。使用時,指紋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測量電通量。第一開關與一個驅動器/屏蔽電極共同協(xié)作對觸摸屏電路產生影響,而第二開關與像素傳感跟蹤的通量傳感組件和參考電壓共同協(xié)作。檢測到的像素被放在測量模式下,而上方的點極被切換至屏蔽模式。這種原理下,手機將獲得用戶指紋數(shù)據(jù)。

  2. “汗紋”時代即將到來?!

  近日出版的《自然—通訊》上,刊登了一則關于闡述指紋已經過時,“汗紋”時代到來的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研究者開發(fā)出了一種聚合物,當接觸到水時,這種聚合物會永久性地從藍色變成紅色,甚至于人指尖上微米大小的汗腺毛 孔分泌出的水分就能使其產生反應。而這使得那些分泌汗液的毛孔與其周圍的相對干燥的區(qū)域區(qū)分開來。這些位于微小邊界處的汗腺孔能夠幫助構建指紋,通過為指紋著色展現(xiàn)出更細致的信息。

  3. 人臉識別算法超過人類

  人類在人臉標準數(shù)據(jù)庫Labelled Faces可達97.53%準確度,香港中文大學湯曉鷗教授團隊高斯算法能達到98.52%,第一次擊敗人類。新算法依5點圖片特征,把臉圖規(guī)格化成 150*120像素圖,特征分別是兩只眼睛、鼻子和嘴角位置,對各種平臺能提供人類級別識別能力。

  4.西班牙學者研發(fā)人體氣味身份識別系統(tǒng)

  據(jù)報道,馬德里理工大學的“生物識別、生物信號和安全研究小組”,在西班牙一家技術咨詢公司Llia的幫助之下,正在開發(fā)人體氣味識別驗證系統(tǒng)。這種技術,可以用于疾病診斷等領域,也可以用于公民身份驗證系統(tǒng)。研究人員指出,每一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氣味,這個氣味在大部分時間里保持穩(wěn)定,因此可以根據(jù)氣味,識別出一個人的身份,這種技術的準確率超過了85%。之前,西班牙Llia系統(tǒng)公司曾經研發(fā)出用于探測人體氣味的傳感器,可以探測到人體氣味中微小的變化要素。

  總結:據(jù)業(yè)內人士稱,隨著人體特征驗證技術,將會很快淘汰落后的密碼驗證技術,從而極大提高個人隱私的安全性,和小編一起期待吧。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