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基于LED光強分布的摩托車信號燈配光設計
針對摩托車信號燈中具體的一款L ED 制動燈,用上述方法來完成配光設計,進而驗證該方法的可行性。
3 摩托車信號燈中L ED 制動燈的配光設計與仿真驗證
根據《GB478921998 汽車及掛車外部照明和信號裝置的安裝規(guī)定》中規(guī)定的摩托車色度條件選取達晟光電的R33CA 型的紅光球帽型L ED ,其I0= 4. 55cd ,且θ1/ 2 = 10°。根據《摩托車光信號裝置配光性能GB T1751021998》標準,通過球帶系數法估算整個燈具所需的總光通量和所需的L ED 的數目,共采用15 個R33CA 型紅光L ED 來進行摩托車制動燈的配光設計。
將對應的國標規(guī)定的各測點的光強值代入公式(10) 到公式(18) ,通過MA TLAB 求解出方程組的滿意解,即采用3 ×5 的排布,γi 為(0 , ±5°, ±10°) ,即每行5 個L ED 采用柱面型排布。
按照方程組的解將建立的15 個L ED 柱面排布的三維模型導入光學仿真軟件Tracepro 中,得到的矩形光強分布圖如圖3 所示,驗證其光學效果。
通過方程組(10) —(18) 計算得到國標要求的測點的理論值。從圖3 所示的矩形光強分布圖中,讀取國標要求的測點的仿真值。由于測點關于H2H 對稱又關于V2V 對稱,則國標要求的測點的光強值可以簡化為如表1 所示。
從表1 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測試點的光強仿真值都在國家標準要求的范圍之內,且仿真值與理論值很接近,而仿真結果也一定誤差范圍內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燈具實際的光強分布,從而驗證了該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4 結 論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曲面L ED 陣列的光強分布數學模型的新型方法,在推導了曲面L ED 陣列光強分布數學模型的基礎上,將其應用于L ED 摩托車信號燈配光設計。進一步采用Tracepro 光學仿真軟件對該方法設計的L ED 摩托車制動燈進行了模擬實驗,結果證明曲面L ED 陣列光強分布的數學模型正確,能夠滿足國家摩托車配光標準的要求。該方案設計的L ED 摩托車制動燈光線絕大部分集中在左右20°,上下15°的橢圓形區(qū)域內,且無需聚光器和配光鏡,光效大大的提高,成本大大的降低,并且生產工藝簡單,經濟實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