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現代無線充電技術大揭秘(圖文二)

現代無線充電技術大揭秘(圖文二)

作者: 時間:2013-09-21 來源:網絡 收藏
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0px 20px; WORD-SPACING: 0px; FONT: 14px/25px 宋體, arial; TEXT-TRANSFORM: none; COLOR: rgb(0,0,0); TEXT-INDENT: 0px; PADDING-TOP: 0px; WHITE-SPACE: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2; widows: 2;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電磁波對人體輻射尚無權威答案,安全尚需分階段逐步解決

  系統(tǒng)具體到安全問題,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如何保證電磁波只輻射到手機接收部分,不會影響到人體健康,或干擾其他設備;二是讓電磁輻射在錯誤使用情況下不至于損壞電池和充電器,比如識別器上的異物,防止鋰電池過熱導致的變形或爆炸的危險等。專家表示這些都要通過大量的軟硬件工作來實現。在市場發(fā)展上仍需分階段逐步過渡,尚有很多問題待解決。

  覆蓋范圍小,電能轉化率比直充電低30%

  就目前來說,無線充電器還無法達到無線網絡那么大范圍的覆蓋率,雖然充電板和接收器是兩個部分,但是彼此還是不能分開太遠,不然充電效率會大幅下降甚至無法充電。除此之外,無線充電器充電的轉化率比起有線充電器來說,要低了不少,目前最高只能達到70%。但這已經是很不錯的效果了。因此,雖然在現階段可能沒法大規(guī)模普及,但是無線充電器將成為一個新的發(fā)展方向。磁共振方法在理論上雖然不錯,不過在實際設計中還是遇到了很多麻煩。不僅寄生電容和外部磁場,甚至連接受設備都能干擾到充能電磁場,從而影響充電效率。此外,越小的設備越會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使得這項技術很難應用到移動電話中。無線充電技術眼下僅可在2米范圍內為小電器充電。研究人員希望,把有效充電距離增大至30米。

  無線充電技術此前多應用在專業(yè)領域,需要保證產品密閉性的地方,如水下設備、體內醫(yī)療裝置等。但面對龐大的消費級設備市場,這項處于起步階段的技術,能否說服人們“擺脫最后一根線纜”,還是未知數。但無線充電技術依然被外媒評價為21世紀最值得期待的高科技之一,它的創(chuàng)意為人類的生活的確帶來了便捷,我們相信技術的進步將令無線充電日益成熟并擁有更廣闊的天地。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無線充電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