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會進行一項開發(fā)者大調查的活動,這個涉及全國幾十個地區(qū),吸引上萬名開發(fā)者參與的大型調查活動每次都會得出一些有趣但很重要的結論。譬如,在今年的開發(fā)者大調查中,我們發(fā)現有34%的開發(fā)者面臨嵌入式軟硬件開發(fā)的困難,幾乎占了開發(fā)者面臨困難的三分之一強?! ?nbsp;
嵌入式軟硬件開發(fā)都是坑? 那么,嵌入式軟硬件開發(fā)真的就那么難么?我們來看看知乎上的問答: 一篇《嵌入式的坑在哪方面?》的文章,獲得了26個回答,242條點贊。在這篇文章中,列數了嵌入式軟硬件開發(fā)中的兩個坑: 1,需要學習大量的軟
關鍵字:
嵌入式 Linux
隨著Internet與網絡的迅速發(fā)展并向家庭領域不斷擴展,使消費電子、計算機、通信(3C)一體化趨勢日趨明顯,嵌入式系統(tǒng)再度成為研究與應用的熱點。嵌入式實時Linux操作系統(tǒng)以價格低廉、功能強大又易于移植而正在被廣泛采用,成為新興的力量,如今隨著WAP手機、PDA、機頂盒、及DVD/VCD播放機已經迅速普及,用戶對這些手持式設備的GUI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看到像PC機才擁有的華麗美觀的GUI。GUI已經成為了人與機器溝通的橋梁,嵌入式系統(tǒng)對GUI的需求越來越高,而這一切均要求有一個輕型、占用資源少
關鍵字:
Linux GUI
不再依賴云端或服務器系統(tǒng)的智能手機,可以自己直接執(zhí)行人工智能(AI)功能,未來也許不再是夢,因為一種“基于裝置的機器學習”(on-device machine learning)時代正在開啟。韓媒ChosunBiz引述業(yè)界消息,指出以2018年為起點,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華為與聯發(fā)科等業(yè)者,預料將相繼推出支持機器學習的移動應用處理器(AP)。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機器學習多透過高階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等復雜硬件實現。然而
關鍵字:
ARM 高通
ARM9性能不夠?Cortex-A8價格偏高?528MHz主頻的Cortex-A7是否能填補空缺呢?若528MHz的主頻略有欠缺,那800MHz主頻的Cortex-A7是否能打消您的疑慮呢? 微電子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MCU的內核也在迅猛發(fā)展,工程師們對MCU的選型也提出了更高的功能和性能方面的需求。嵌入式MCU選型主要是以性能和外圍功能為主。下面我們來主要看下Cortex-A7和Cortex-A8的性能和外圍功能的區(qū)別?! D1 ARM發(fā)布的內核構架時間 首先,我們了解下ARM
關鍵字:
ARM 工業(yè)互聯網
為提供滿足新一代體驗需求的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Arm今日宣布推出包含全新的視頻、顯示和圖像處理器的Mali多媒體套件。新的IP套件可與現有基于DynamIQ的CPU和其他Arm?IP無縫集成,從而全面實現Arm新一代針對主流移動設備和數字電視(DTV)的解決方案。 當今,智能手機需要處理的內容變得日益復雜。無論消費者意識到與否,用戶對當今主流和入門級移動設備的要求已越來越高。Arm資深市場營銷總監(jiān)Ian?Smythe先生表示:“對終端設備而言,支持豐富的多層用戶界面以及一系列廣泛的最新
關鍵字:
Arm Mali
Arm近日宣布推出全新Mbed Cloud平臺功能。無論是受限設備還是功能豐富的物聯網設備,均能通過這一全新平臺獲得整合的物聯網設備管理解決方案,從而滿足自身對簡化、安全、可控制性的需求,加速部署。 許多有遠見的企業(yè)開始應用物聯網作為探索搜集與分析數據的新方式,并以此提升運營效率、優(yōu)化產品、提升用戶體驗。然而,從探索階段過渡到實際運作,需要比目前的云計算和數據中心更高層級的物聯網設備安全能力、連網能力、以及配置方式?! 〖铀賹嵤┪锫摼W功能以充分發(fā)揮數據的潛能是一項重要課題, Ar
關鍵字:
Arm 物聯網
Arm 預計,到 2035 年將有1萬億臺聯網設備,而這些設備都將需要一個安全的身份認證,從而使利益相關者能夠建立信任——例如,使服務提供商信任設備,對設備進行認證,提供增值服務以及在需要時發(fā)布安全更新?! ∫恢币詠?,SIM 卡都在為手機和其他聯網設備提供著一個穩(wěn)定、可信且經過檢驗的身份安全認證機制。然而,傳統(tǒng) SIM 卡一旦安裝在設備上就不能改變其屬性,并且需要通過實體接入的方式更改移動網絡運營商 (MNO)。在未來智能城市、鄉(xiāng)村
關鍵字:
Arm 蜂窩物聯網
CritICal Link公司的某客戶需要針對多個應用開發(fā)一個擴頻無線電收發(fā)器。該客戶已經開發(fā)出一套算法,準備用于對信號進行調制和解調,但他們卻缺少構建完整系統(tǒng)的資源和專業(yè)知識??蛻粝M密浖x無線電(SDR)系統(tǒng)的靈活性優(yōu)勢。本文將探討如何基于德州儀器(TI)的OMAP-L138 DSP+ARM處理器與FPGA來實現該系統(tǒng)。 平臺 Critical Link選擇其MityDSP-L138F嵌入式系統(tǒng)模塊作為SDR的基礎,因為該模塊不僅具有很強的處理能力,而且可以
關鍵字:
FPGA ARM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Embedded Operation System,EOS)是指用于嵌入式系統(tǒng)的操作系統(tǒng)。嵌入式系統(tǒng)分為4層,硬件層、驅動層、操作系統(tǒng)層和應用層。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是負責嵌入式系統(tǒng)的全部軟、硬件資源的分配、任務調度,控制、協(xié)調并發(fā)活動。它必須體現其所在系統(tǒng)的特征,能夠通過裝卸某些模塊來達到系統(tǒng)所要求的功能,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系統(tǒng)軟件?! ∏度胧絃INUX 嵌入式Linux 是將日益流行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進行裁剪修改,使之能在嵌入式計算機系統(tǒng)上運行的一種操作系
關鍵字:
ARM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
為了達到節(jié)省能源、降低排放的目標,電子控制技術在貨車、工程車以及農用車的柴油機上得到快速發(fā)展和應用。隨著機車電控化技術發(fā)展,車載定位終端的數據采集交互速度以及運行的穩(wěn)定性已成為衡量該設備的一個重要指標。為進一步提升車載定位終端的實時性和穩(wěn)定性,文中設計了一種基于ARM處理器和μC/OS—II操作系統(tǒng)的車載定位終端。應用ARM處理器實現數據交互的高速性,應用μC/OS—II操作系統(tǒng)解決程序運行的穩(wěn)定性問題?! ? 、車載終端整體結構及功能介紹 車載定位終端主要由CPU(包括S3C44BOX芯
關鍵字:
ARM μC/OS-II
隨著Internet與網絡的迅速發(fā)展并向家庭領域不斷擴展,使消費電子、計算機、通信(3C)一體化趨勢日趨明顯,嵌入式系統(tǒng)再度成為研究與應用的熱點。嵌入式實時Linux操作系統(tǒng)以價格低廉、功能強大又易于移植而正在被廣泛采用,成為新興的力量,如今隨著WAP手機、PDA、機頂盒、及DVD/VCD播放機已經迅速普及,用戶對這些手持式設備的GUI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看到像PC機才擁有的華麗美觀的GUI。GUI已經成為了人與機器溝通的橋梁,嵌入式系統(tǒng)對GUI的需求越來越高,而這一切均要求有一個輕型、占用資源少
關鍵字:
嵌入式 Linux
Arm公司近期宣布了其Project Trillium項目,這是一套包括新的高度可擴展處理器的Arm IP組合,這些產品可以提供增強的機器學習(ML)和神經網絡(NN)功能。當前的技術產品主要針對移動設備市場,將讓全新的搭載機器學習功能的設備具有先進的計算能力,包括最先進的目標檢測功能?! rm IP 產品事業(yè)部總裁 Rene Haas 表示:“隨著人工智能快速部署到終端設備,大量提升計算需求的同時,也要求保持出色的能效表現。&n
關鍵字:
Arm 機器學習
Linux vs. Unix 在計算機時代,相當一部分的人錯誤地認為 Unix 和 Linux 操作系統(tǒng)是一樣的。然而,事實恰好相反。讓我們仔細看看?! ∈裁词?nbsp;Unix? what is unix 在 IT 領域,以操作系統(tǒng)而為人所知的Unix,是 1969 年 AT&T 公司在美國新澤西所開發(fā)的(目前它的商標權由國際開放標準組織所擁有)
關鍵字:
Linux Unix
Intel等廠家CPU處理器曝出的兩大高危漏洞讓整個行業(yè)風中凌亂,美國政府也對Intel、ARM、微軟、Google、亞馬遜等巨頭的做法提出了質疑。
其實早在2017年6月份,Intel等行業(yè)巨頭就被告知了漏洞的存在,然后按照行業(yè)慣例,波及的主要企業(yè)開始秘密聯合起來,在暗中開始調查修復。
據說,巨頭們原計劃在今年1月9日正式向全球通告漏洞情況,但提前被媒體捅了出來,集體措手不及。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即便等到1月9日,漏洞也不可能及時修復,恐慌仍然不可避免。
對于將如此可怕漏洞
關鍵字:
Intel ARM
arm-linux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arm-linux!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arm-linux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rm-linux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