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以往不同,聯(lián)發(fā)科在5G規(guī)劃方面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們致力于將5G技術帶入智能手機的主流市場。”聯(lián)發(fā)科技資深副總經理暨技術長周漁君博士在MWC 2018上對集微網記者講道。
在MWC同期舉行的GTI峰會上,聯(lián)發(fā)科宣布加入由中國移動主導的“5G終端先行者計劃”。雙方將在5G終端應用場景、產品形態(tài)、技術方案、測試驗證、產品研發(fā)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聯(lián)合研發(fā)5G終端產品,推進5G芯片及終端產品的成熟,實現2018年規(guī)模試驗、2
- 關鍵字:
聯(lián)發(fā)科 5G
- 作為全球通信領域最具規(guī)模和影響力的展會,2018世界移動大會(MWC2018)于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盛大開幕。BOE(京東方)助力華為等合作伙伴展示了8K超高清、VR等物聯(lián)網端口解決方案。
在場館內隨處可見的5G標簽,讓5G成為MWC2018的重頭戲。5G可為8K提供更快的連接速度、更大的網絡容量和更好的網絡支持,讓用戶享受極致的視頻體驗。同時,不斷升級的視頻體驗也帶動了基礎網絡的發(fā)展,開啟了萬物互聯(lián)的新時代。2017年,全球有100多家運營商把視頻作為基礎業(yè)務
- 關鍵字:
京東方 5G
- 2月27日,辛辛苦苦測試一年之后,無線運營商終于敲定了最后期限,也就是5G大規(guī)模部署的最后期限。從美國到亞洲,許多企業(yè)都準備將5G商用,最快今年就會執(zhí)行。在今年的MWC上,5G成為熱點。
單看時間表,的確讓人興奮,讓人期待,不過背后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展望今年即將推出的5G服務,大多數都離運營商設定的目標相去很遠。什么目標?讓設備的無線連接像有線寬帶一樣好??纯碅T&T、Verizon、澳大利亞Optus Pte. Ltd.和芬蘭Elisa Oyj的計劃,開始提供服務時規(guī)模都很小,或者只涉
- 關鍵字:
華為 5G
- “目前所定義的5G三大應用場景:eMBB、mMTC、URLLC,更多是基于已知應用的需求去定義對通信能力的要求。但未來的應用場景,例如智能商業(yè),或許是從5G原生出來的全新創(chuàng)新。”在2018年巴塞羅那世界移動大會(MWC2018)5G峰會上,阿里通信資深業(yè)務專家蔡曉敏發(fā)表主題演講,探討5G的未來應用。
阿里通信資深業(yè)務專家蔡曉敏發(fā)表主題演講
蔡曉敏表示,5G的出現,不僅僅是帶來通信能力、連接能力的增強,還會促進未來商業(yè)的發(fā)展。無論是CT的連
- 關鍵字:
阿里 5G
- 2月26日,愛立信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鮑毅康(Borje Ekholm)在巴展首日的全球媒體與分析師大會上宣布,5G業(yè)務開啟運營。鮑毅康強調,愛立信將聚焦5G商業(yè)用例及無線接入、網絡切片和機器智能等關鍵技術推動因素,助力5G取得商業(yè)成功。
愛立信CEO鮑毅康宣布5G業(yè)務開啟運營
“我們不再滿足于紙上談兵,更要起而力行,因為這才是我們的運營商客戶最希望探討的話題。”
鮑毅康指出,運營商需要聚焦三大基礎領域才能取得成功:運營效率——降低單位
- 關鍵字:
愛立信 5G
- 5G試點工作進展順利,預計2020年正式商用,峰值速率將達到每秒10 Gb,針對5G新技術,數據傳輸技術已成為制約系統(tǒng)方案實現的關鍵因素,提出的高速數據傳輸技術,采用高性能FPGA、高位寬、高采樣率的AD和DA,進行相關接口優(yōu)化,驗證了5Gbps光纖數據傳輸,為后續(xù)5G通信提供很好的參考測試、驗證。
- 關鍵字:
5G 高速數據傳輸 光纖傳輸 201803
- 近日,英特爾透露,已經準備好將在韓國的成功延續(xù)至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5G技術對于體育、娛樂的變革。
同時,英特爾宣布與日本通信服務提供商——NTT DOCOMO公司展開合作,為下一屆奧運會提供5G技術,屆時NTT Docomo的5G網絡以及配備英特爾XMM 8060 5G多模調制解調器的各種設備將帶來廣泛的商用5G服務。
- 關鍵字:
英特爾 5G
- 5G,從技術發(fā)展的角度來看,既是在4G基礎上的革命和創(chuàng)新,也是4G的自然演進和延伸。另一方面,從網絡部署的角度來說,5G的早期部署可能不會是連續(xù)的、整網的,需要與有著更廣覆蓋、更成熟的4G網絡共同協(xié)作,融合發(fā)展。按照GSMA的預測(如圖1),從全球范圍來看,4G還將有著多年高速發(fā)展期,從承載網絡流量占比的角度來說,甚至其重要性在一段時間內將持續(xù)超過5G。這種發(fā)展趨勢與4G技術與產業(yè)鏈的成熟度、4G本身的技術演進潛力、終端的極大豐富和當前世界網絡發(fā)展的不平衡密切相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做好4G與5G的融
- 關鍵字:
4G 5G
- 近日,在2018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興通訊攜新一代5G全系列基站產品精彩亮相,引領無線基站在技術創(chuàng)新走向新高度,助力全球5G商用部署。
新一代5G高低頻AAU
中興通訊發(fā)布的新一代5G高低頻AAU,支持3GPP 5G NR新空口,支持業(yè)界5G主流頻段,采用MassiveMIMO、Beam Tracking、Beam Forming等5G關鍵技術,充分滿足5G商用部署的多樣化場景及需求,已在中國5G國測以及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運營商的5G測試中應用。相比上一代產品,新一代5G高低頻AAU完全符
- 關鍵字:
中興通訊 5G
- 高通在MWC2018上展示了自家最新的5G通信研究,并且給消費者以及專業(yè)人士公開了相關的數據。從高通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目前5G信號在模擬實際條件下可以達到3Gbps的速度。
高通在溝通會上展示了其在舊金山和法蘭克福的5G模擬環(huán)境,結果在法蘭克福,高通的5G實際傳輸速率可以達到717Mbps,比當地的4G信號高出4.47倍,而在舊金山,其5G模擬速度更是達到了3022.6Mbps,是當地4G信號的20倍。
高通表示在5G傳輸信號下,即
- 關鍵字:
高通 5G
- 備受矚目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 簡稱“MWC”)將于巴塞羅那時間本月26日至3月1日盛大召開,本屆的主題是“創(chuàng)造更好的未來”。
作為春節(jié)后科技圈的第一次盛會,本屆MWC自然少不了全球科技巨頭的參與,相比1月初的CES,MWC更多聚焦于智能手機產品,包括三星、華為、諾基亞、索尼、華碩等都將齊齊亮相。
三星領銜,眾手機品牌將齊亮相
據了解,三星將在北京時間周一凌晨1點舉辦萬眾期待的Galaxy S9
- 關鍵字:
華為 5G
- 華為消費者業(yè)務在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前夕正式面向全球發(fā)布了華為首款3GPP標準(全球權威通信標準)的5G商用芯片——巴龍5G01(Balong 5G01)和基于該芯片的首款3GPP標準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Consumer Premise Equipment,5G用戶終端)。
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余承東表示,“5G是一個嶄新的、顛覆性起點,將把人類社會帶入全新的萬物互聯(lián)時代,這將帶給人們生活和生產方式的極大便利
- 關鍵字:
華為 5G
- NFVI軟件平臺,嵌入式DPI軟件和實時操作系統(tǒng)供應商Enea?(納斯達克斯德哥爾摩:ENEA)將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展示領先的解決方案和產品,大會于2018年2月26日至3月1日在巴塞羅那舉行?! ≡?號展廳6G10號展臺與Enea會面,探索各種現場演示: NFV架構選擇:Enea基于OpenStack的NFV平臺在ARM和Intel計算節(jié)點之間分配虛擬網絡功能,說明不同的功耗與性能情況?! PI ENGINE:Enea Qosmos ixEngine正在
- 關鍵字:
NFVI 5G
- 北京時間25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華為消費者業(yè)務面向全球正式發(fā)布首款5G商用芯片巴龍5G01(Balong 5G01)和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Consumer Premise Equipment,5G用戶終端)。
眾所周知,移動通信要先定義3GPP標準,廠商再根據標準研發(fā)芯片、網絡和終端。華為5G芯片和5G CPE的發(fā)布,意味著華為成為首個具備5G芯片-終端-網絡能力、可以為客戶提供端到端5G解決方案的公司,也意味著5G產業(yè)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意味著
- 關鍵字:
華為 5G
- 面對5G時代萬物互聯(lián)的多場景、差異化需求,5G的承載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承載網絡和技術的顛覆性變革也將勢在必行。
對于5G承載網絡,除了大帶寬技術,同時要考慮業(yè)務端到端、流量物理隔離、低時延、網絡保護等電信網絡需求。針對5G網絡的承載需求,中興通訊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Flexhaul解決方案。Flexhaul是全新一代面向5G承載的端到端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基于SDN的從L3到L0的完整技術體系,架構如下圖1所示。Flexhaul方案在L3支持L2/L3VPN業(yè)務,在L2支持SR/MPLS技術,
- 關鍵字:
以太網 5G
5g dongle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5g dongle!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5g dongle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 dongle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