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物聯網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大家都無比憧憬著一個具有變革意義的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但是,作為一個與傳感器打了數十年交道的研究者,我不得不承認,物聯網之路“道阻且長”,而我們才剛剛起步,這段萬里長征有許多可以預知的艱難險阻等著我們,比如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大規(guī)模——可靠的物聯網意味著大量且布置合理的傳感器。從概率上來講,成千上萬個傳感器中總有幾個不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個系統(tǒng)的性能不是從100%降到0,而是可以發(fā)揮絕大部分的功能,那么這就是一個
- 關鍵字:
物聯網 傳感器
- 我們更關注里面具體的應用,因為是框架,對未來大的應用環(huán)境是一個概括,比如說云計算也好,物聯網也好,某種程度上理解是嵌入式的互聯網。——楊敘
3月29日消息,將勢力范圍拓展到PC以外的更多領域是目前英特爾努力的重點。在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英特爾副總裁兼中國區(qū)總裁楊敘形容,現在產業(yè)鏈各方的合作,跟以往已經很不相同。
楊敘說,通訊產業(yè),消費電子產業(yè),甚至嵌入式設備制造等等,都有更廣的產業(yè)鏈的合作機會,而且更大的發(fā)展機會。
面對這些可能目前并非英特爾占優(yōu)的領域,楊敘認
- 關鍵字:
英特爾 物聯網 嵌入式互聯網
- “按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從概念起源至進入規(guī)模發(fā)展前期大約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中國物聯網領域經歷十年研究積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選擇適當的進入領域、選擇適當的切入點是企業(yè)和產業(yè)發(fā)展的當務之急。”
2009年8月7日下午,溫家寶總理在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fā)中心考察時指出,要大力發(fā)展傳感網,掌握核心技術,并指出“把傳感系統(tǒng)和3G中的TD技術結合起來”。在11月3日《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講話中,溫家寶總理再次提出“要著力
- 關鍵字:
物聯網 無線傳感網
- 要想讓傳感器真正“飛入尋常世界中”,它必需在體積、造價、能耗等方面進行“瘦身”,這樣它才真正能夠進入到物理世界。
現在在我手邊有一個黑乎乎的小匣子,只有鼠標的一半大。有位記者說這東西看起來像古老的BP機,不過BP機進博物館,但這個小匣子還將繼續(xù)存在很久,而且還將經歷“72變”,最終完全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這個黑乎乎的東西就是傳感器,也是我折騰了將近20年的小玩意兒,它被復制了1萬多個,在微軟3個數據中心的角落里&l
- 關鍵字:
物聯網 傳感器
- 在一次次國家技術標準的遴選中,我們不斷看到利益爭奪和互相指責,卻看不到足夠的科學精神與公平權威。這樣的“鬧劇”絕不能在物聯網的發(fā)展道路上重演了。如果產學研各方口中說的是自主創(chuàng)新,心里只想著局部利益,那將有負產業(yè)振興之望、國家殷切之托。
2010年,所有關心中國政治經濟的人,都開始熟悉一個名詞——物聯網。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度出現了物聯網這一勃興概念。隨著溫家寶總理提出“加快物聯網的研發(fā)應用”,中國的信息產業(yè)已經瞄準了一
- 關鍵字:
物聯網 RFID
- 已經將重心放在軟體及服務的IBM,沒有錯過全世界都在注目的物聯網商機。
在去(09)年提出“智慧的地球(Smart Planet)”為公司發(fā)展方向的IBM,今(10)年進一步將前者細分為交通、城市、政府、電網和教育等五個領域。該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暨軟體事業(yè)群總經理Steve Mills今(23)日指出,要達成上述愿景,物聯網將扮演重要角色;更進一步來說,不只是物與物之間的連結,透過網際網路來傳輸物聯網的資料,乃至于監(jiān)控、搜集、預測,更是發(fā)展的關鍵。
IBM看中的就是
- 關鍵字:
物聯網 RFID
- 現在物聯網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大家都無比憧憬著一個具有變革意義的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但是,作為一個與傳感器打了數十年交道的研究者,我不得不承認,物聯網之路“道阻且長”,而我們才剛剛起步,這段萬里長征有許多可以預知的艱難險阻等著我們,比如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大規(guī)模——可靠的物聯網意味著大量且布置合理的傳感器。從概率上來講,成千上萬個傳感器中總有幾個不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個系統(tǒng)的性能不是從100%降到0,而是可以發(fā)揮絕大部分的功能,那么這就是一個
- 關鍵字:
物聯網 傳感器
- 編者語:物聯網概念的問世對現有軍事系統(tǒng)格局產生了巨大沖擊。物聯網在軍事上的應用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標準、技術、運行模式以及配套機制等還遠沒有成熟。雖然物聯網的概念已經引起全球關注,但有許多核心技術還需攻克,其發(fā)展之路仍然十分漫長。
物聯網概念的問世,對現有軍事系統(tǒng)格局產生了巨大沖擊。它的影響絕不亞于互聯網在軍事領域里的廣泛應用,將觸發(fā)軍事變革的一次重新啟動,使軍隊建設和作戰(zhàn)方式發(fā)生新的重大變化。當前,世界主要軍事強國已經嗅到了這股浪潮的氣息,紛紛制定標準、研發(fā)技術和推廣應用,以期在新一輪軍事變革
- 關鍵字:
物聯網 RFID
- 盡管中國內地仍未完全開放WiFi市場,但全球WiFi聯盟每年都會來中國游說,并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中國市場滲透。
“過去一年,全球WiFi設 備出貨量達到5.8億部,其中 1.4億部為手機?!弊蛱欤撁耸紫瘓?zhí)行官Edgar Figueroa在上海說。這是知名調研機構ABI Research的數據。該機構預測,今年WiFi設備出貨將增至8億部,2011年10億部。到2014年,僅WiFi手機,便可達5億部。
但去年中國銷售的WiFi設備中,除筆記本接近 100%外,Wi
- 關鍵字:
WiFi 3G 物聯網
- 以“洞悉變革趨勢,把握復蘇契機”為主題的2010年中國半導體市場年會于2010年3月9日至10日在上海召開。大會圍繞“經濟回暖與市場復蘇”、“產業(yè)變革與企業(yè)創(chuàng)新”、“兩化融合與新興市場”和“新型顯示與物聯網”等主要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華虹NEC”)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邱慈云博士和市場副總裁高峰先生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
本次年會還
- 關鍵字:
華虹NEC 物聯網 嵌入式存儲器
- 編者語:國大電器有限公司調查發(fā)現把物聯網產業(yè)鏈分為DCM三個大業(yè)務層面,同時DCM也是一個物聯網系統(tǒng)的典型技術架構,并且汽車空氣流量計和壓力傳感器占有重要的組成部分。形形色色的傳感器感知傳輸鋪就物聯網基礎
感知與傳輸鋪就物聯網基礎
傳感器可“大”可“小”
感知層由傳感器和部分與傳感器連成一體的傳感網(無源傳感器)組成,處于三層架構的最底層,這也是物聯網最基礎的聯接和管理對象。最廣義來說,傳感器是把各種非電量轉換成電量的裝置,非電量可以是
- 關鍵字:
傳感器 物聯網
- 在一次次國家技術標準的遴選中,我們不斷看到利益爭奪和互相指責,卻看不到足夠的科學精神與公平權威。這樣的“鬧劇”絕不能在物聯網的發(fā)展道路上重演了。如果產學研各方口中說的是自主創(chuàng)新,心里只想著局部利益,那將有負產業(yè)振興之望、國家殷切之托。
2010年,所有關心中國政治經濟的人,都開始熟悉一個名詞——物聯網。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度出現了物聯網這一勃興概念。隨著溫家寶總理提出“加快物聯網的研發(fā)應用”,中國的信息產業(yè)已經瞄準了一
- 關鍵字:
物聯網 RFID
- 物聯網像一輛疾馳的列車,自從2009年響亮鳴笛以后,無論是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業(yè),還是行業(yè)用戶,都爭先恐后地登這輛列車。物聯網的發(fā)展,對于中國在未來世界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實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規(guī)劃、標準、扶持政策紛至沓來。物聯網這輛列車將駛向何方?
物聯網的發(fā)展速度始料未及,產業(yè)鏈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在邊奔跑邊裝備,深恐落后,在向前沖的過程中也時刻在環(huán)顧四周,想找到物聯網更清晰的方向。質疑聲隨之而來: 物聯網是不是一場秀?
物聯網不是“物秀秀”
某縣超
- 關鍵字:
物聯網 RFID
- 北京3月13日電題:不能讓“賣幾貨柜襯衫才換回一臺電腦”現象再現——人大代表呼吁盡快給物聯網貼上“中國式標簽”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物聯網的研發(fā)應用。而兩會期間,中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籌備會議在京召開。據悉,聯合工作組將統(tǒng)籌規(guī)劃,加快推進物聯網國家標準體系的建設和相關國家標準的制定,同時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標準的制定。
正在北京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部分代表呼吁,應抓住物聯網發(fā)展機遇,在物聯網標準制定上盡
- 關鍵字:
物聯網 射頻識別 紅外感應器 全球定位系統(tǒng)
- 漢威電子今日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此前與多機構聯合組建的河南省物聯網工程研究中心已獲河南省發(fā)改委同意。
據了解,上述物聯網工程研究中心由漢威電子與河南省工業(yè)規(guī)劃設計院、鄭州新開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鄭州信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組建。
公告稱,此研究中心將建設無限傳感網絡研究中心,智能卡與射頻識別研究中心、數據和信息交換研究中心、物聯網標準應用研究中心、傳感網絡標準化信息中心等技術研發(fā)平臺。
- 關鍵字:
漢威電子 物聯網 ,智能卡 射頻識別
物聯網+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物聯網+!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物聯網+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物聯網+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