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財富》報道,英特爾正在組建一個專門的事業(yè)部來從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fā),它的名字就叫做Automated Driving Group(自動駕駛事業(yè)部,簡稱ADG)。
新的ADG將由英特爾老將道格·戴維斯(Doug Davis)負責領導,將擔任部門的副總裁兼總經理,他此前執(zhí)掌的是公司的物聯網事業(yè)部。
自動駕駛技術只是ADG受命從事的部分工作,該事業(yè)部還將聚焦于駕駛輔助技術,為汽車廠商客戶包括寶馬、戴姆勒、現代、豐田和特斯拉等供應芯片。
ADG成立是英特爾管理重組計劃的
- 關鍵字:
英特爾 無人車
- 中國集成電路晶片生產商中芯國際(00981)執(zhí)行副總裁龔志偉接受訪問時表示,目前中國晶片仍以進口為主,由中國本地生產的晶片只占約一成,認為市場有龐大的發(fā)展空間。
龔志偉明言,看好中芯國際未來發(fā)展,現時晶片產業(yè)愈來愈健康,中國品牌手機及電視機的崛起,這些品牌多采用中國本土公司設計,亦自然會委托本地公司代工有關集成電路晶片;另一方面,包括可穿戴式智能裝置等發(fā)展,晶片需求亦不斷在增長。
無人車物聯網增需求
中芯國際此前斥資4900萬歐羅(約4.13億港元)收購意大利晶片代工廠LFoundr
- 關鍵字:
無人車 物聯網
- 摘要:巡航控制是保證車輛安全行駛的基本功能之一,更是車輛自主行駛的關鍵技術。針對無人車的巡航控制問題,本文首先回顧和評述了前人的研究工作,然后選擇了一款兩輪驅動的無人車模型,考慮了安全車輛之間相對距離
- 關鍵字:
無人車 巡航 控制系統
- 近兩年自動駕駛車的市場需求以及研發(fā)呈現白熱化狀態(tài),為了加速推出無人車,搶占市場先機,車企與初創(chuàng)公司、科技公司等結成聯盟,部署自動駕駛技術,力求使無人車盡快上路。
- 關鍵字:
無人車 蘋果
- 隨著谷歌駕駛團隊最初的核心人員接二連三離職,是否意味谷歌無人駕駛項目前景堪憂?還是說這群人的出走,實際上使這個項目離商業(yè)化又近了一步?
- 關鍵字:
谷歌 無人車
- 目前無人駕駛技術在識別和傳感技術上并不能達到絕對的安全可靠,成本也非常之高,只有當這兩點被解決之后,真正的無人駕駛時代才會到來。
- 關鍵字:
特斯拉 無人車
- 無人駕駛技術其實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可以理解為是各項汽車智能化技術的集合,目前我國車企的無人駕駛技術發(fā)展大都還在單一智能或者某幾項智能狀態(tài),自動駕駛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取決于你何時何地需要一輛什么樣的無人車,也許需要一年,也許需要三十年。
- 關鍵字:
樂視 無人車
- 通用汽車擬以超過10億美元收購無人車技術創(chuàng)業(yè)公司Cruise Automation,這會是迄今為止汽車行業(yè)在硅谷規(guī)模最大的收購之一。該交易很有可能將促使車企爭相并購小型的人工智能與無人駕駛技術創(chuàng)業(yè)公司。
通用汽車尚未證實10億美元的收購價。不過,只要是在該價位附近,對于只有40名員工、還沒有現成產品的Cruise Automation來說都是很大的溢價。6個月前,它在進行一輪2000萬美元融資時的估值為9000萬美元。它曾計劃向奧迪出售無人駕駛技術,但該計劃后來遭棄,因為它的工程師將目光轉向了其
- 關鍵字:
通用汽車 無人車
- 無人駕駛汽車,曾被稱為是最“看似近在咫尺,實則遙不可及”的未來科技,但現在,這個“玩具”或許真的很快就要行至眼前。在順利完成無人駕駛汽車混合道路上路測試之后,2015年12月14日,百度宣布正式成立自動駕駛事業(yè)部,并正式透露了百度無人車的最新進展。“百度自動駕駛事業(yè)部計劃三年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商用化,五年實現量產,十年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百度公司高級副總裁、百度自動駕駛事業(yè)部總經理王勁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未來10年
- 關鍵字:
百度 無人車
- 基于間隔布置光電傳感器的離散路徑識別算法是無人車最簡單的路徑識別算法之一,容易造成轉向及車速調節(jié)的階躍式變化,使得控制不佳。本文在對光電傳感器特性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間隔布置紅外光電傳感器的連續(xù)路徑偏差識別算法,得到的路徑信息是車身縱軸線偏移路徑標記線的距離,消除了傳感器間隙的“盲區(qū)”, 為控制的流暢性提供了可能。
- 關鍵字:
飛思卡爾 智能車 無人車 導航 光電傳感 路徑識別
無人車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無人車!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無人車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無人車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