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背景:汽车电子进化催生高性能MCU需求在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今天,车身电子系统正经历从单一控制到智能集成的跨越式变革。传统机械控制逐渐被电子化取代,车灯系统需要动态调节亮度与照射角度,车门模块需集成无钥匙进入、电动防夹等功能,座椅系统则要实现多向调节与记忆功能。这些复杂场景对控制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强大的实时处理能力,还要具备多协议通信、高精度信号采集和超低功耗等特性。SPC560B/C系列MCU正是为应对这些挑战而生。该系列基于经典的Power Architecture架构,搭载e200z0
关键字:
汽车电子 芯片
智能汽车时代的信号挑战在特斯拉Model Y的自动驾驶摄像头与5G车载模块之间,在蔚来ET7的激光雷达与车载娱乐系统之中,隐藏着一场关乎信号质量的隐形战争。当汽车从机械产品进化为"轮上超级计算机",射频信号处理能力成为决定智能汽车性能的关键。QPL7442 MMIC增益模块的诞生,恰为这场技术革命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这款仅2x2毫米的微型芯片,以20dB的稳定增益覆盖50MHz至4GHz频段,正在悄然改变车载通信系统的游戏规则。 技术基石:毫米波集成电路的突破MMIC(单片
关键字:
汽车电子 车载通信
在汽车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车载电子系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车载娱乐系统到自动驾驶传感器,从卫星导航到车联网通信,各类电子设备对射频信号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RFMD推出的CXE-2022Z低噪声放大器(LNA)以其卓越性能,正在成为汽车电子设计中的关键元器件。这款采用2x2 DFN封装的小型化器件,完美平衡了信号放大质量与系统功耗,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车载信号处理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技术突破:重新定义车载信号处理标准CXE-2022Z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突破性的技术参数组
关键字:
放大器 汽车电子 车身电子
汽车电子化浪潮下的安全刚需在智能汽车与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电子控制系统已成为汽车的"神经中枢"。从电动助力转向到自动驾驶决策,从安全气囊触发到电池管理,每个环节都需要毫秒级的精准控制和极高的可靠性。国际标准ISO 26262将汽车功能安全等级划分为ASIL A到D四个层级,其中ASIL D代表着最高安全要求——系统故障可能导致致命风险,这对控制芯片提出了严苛要求:既要在120MHz高频下稳定运行,又要在-40℃至150℃极端温度中保持性能,还需具备硬件级的安全冗余设计。传统单核处理器已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MCU 汽车电子
智能汽车的"视觉困境"在自动驾驶汽车的车载摄像头里,一盏普通的LED刹车灯可能正在上演"灯光秀"——时而明亮如常,时而突然消失,甚至出现诡异的条纹闪烁。这种被称为"LED闪烁"的现象,正在成为智能汽车视觉系统的致命弱点。 LED闪烁现象现代汽车装备的ADAS系统依赖摄像头如同人类依赖眼睛:自动紧急制动需要看清前车尾灯,车道保持要识别交通标志,自动泊车更要精准捕捉周边环境。但当我们用手机都能拍出清晰夜景的今天,为何价值百万的自动驾驶系统会
关键字:
安森美.汽车电子 图像传感器
随着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简称BLE)技术发展到 5.2 及更高版本,其中最重要的进步之一就是定位跟踪技术,该技术可在室内用于资产的移动和定位跟踪。蓝牙测向方法包括无连接模式和面向连接模式,因其具有的这种多功能性,该技术可在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得到运用。这种适应性为无线通信和定位服务带来了新的可能,有望在未来取得令人振奋的进步。 图 1:零售店内的客流分析,显示热门行走路线这项技术的主要市场之一是零售业,大型商店希望更好地了解顾客在店内的流动情况,从而最大程度地挖
关键字:
安森美 Bluetooth 定位跟踪
本报告对多种离网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方案进行评估对比,深入剖析这一高速增长行业的市场动态,并提供对产业链参与者的深度访谈。随着纯电动汽车(BEV)普及率提升,公共电网压力日益加剧,配电网络能否支撑充电基础设施大规模部署的担忧持续升温。与此同时,建筑等新兴领域电气化进程的扩展,也为充电需求带来独特挑战与机遇。为解决这些问题,独立于电网的充电系统正在加速开发与部署,IDTechEx报告对此领域的技术路线与市场参与者进行了全面解析。离网充电:电池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任何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充电方案都需解决间歇性供电问题(
关键字:
新能源汽车 汽车电子 充电方案
2月20日消息,“尊界S800技术发布会”正在进行中,华为余承东官宣该车将配备“全向立体融合感知系统”。硬件方面,S800配备4激光雷达、3分布式毫米波雷达矩阵、11个视觉摄像头、12个超声波和2个角毫米波雷达。具体来看,前向一共13个传感器,其中包括1颗192线车顶激光雷达,侧向一共8个传感器,首次配备了2颗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后向11个传感器,同样包括1颗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激光雷达,配合毫米波雷达矩阵、高清摄像头,如此多的感知硬件组合之下,可让尊界S800更精准识别负向、悬空障碍物,比如沟渠、台阶、
关键字:
汽车电子 华为 尊界 ADAS
交通安全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每年有 110 多万人因道路交通事故丧生1,另有约2000万到5000万人受伤。造成这些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驾驶员失误2。汽车制造商和政府监管机构一直在寻找提高安全性的方法,近年来,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在帮助减少道路伤亡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 ADAS 在提高道路安全方面的作用,以及各种对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的传感器技术。ADAS 的演变和重要性自上世纪 70 年代首次引入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以来,ADAS 技术在乘用车中的应用稳步增加,安全性也相
关键字:
安森美 ADAS 传感器
电机驱动系统 (EMDS) 高度依赖位置编码器来提升效率,并满足日益严苛的法规要求。如图 1 所示,位置编码器将感知到的速度和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器,从而实现高精度电机控制和同步。位置编码器种类繁多,包括机械式、光学式、磁式或电感式。图1 通过编码器实现高精度电机控制和同步值得注意的是,旋转电感编码器在恶劣环境下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抵抗污垢、磁性碎屑、湿气和冲击等污染因素的影响。这些器件基于法拉第电磁相互感应原理,在工业 4.0 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测量变速箱、踏板、机械臂等众多工业系统的位置移动
关键字:
设计工具 位置传感器 安森美
安森美(onsemi)公布其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要点如下:● 第四季度收入为 17.225亿美元● 第四季度公认会计原则(以下简称“GAAP”) 和 非GAAP 毛利率分别为 45.2%和45.3%● 第四季度GAAP营业利润率和非GAAP营业利润率分别为 23.7%和26.7%● 第四季度GAAP每股摊薄收益为 0.88美元,非GAAP 每股摊薄收益为 0.95 美元● 20
关键字:
安森美 财报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智能化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而 AI 芯片作为实现汽车智能化的关键硬件,其选型对于整车性能、用户体验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上主流 AI 芯片的选型,从芯片类型、市场格局、各车企的选型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分析,为硬件工程师们提供深度且实用的参考。主流 AI 芯片类型及技术特点GPU(图形处理器)GPU 最初是为图形渲染而设计,但因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在 AI 领域大放异彩。在自动驾驶场景中,图像识别、目标检测、
关键字:
AI 汽车电子 智能计算
1 简介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cobots)能力的提高,意味着它们在工厂车间里可以承担更多的工作,处理更复杂的任务,运行速度比以前更快,同时还能与人类更加紧密地合作。这些变化意味着,在工业应用中,传感器需要具备极高的精度,以确保在长时间运行期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运动感知方面,比如追踪机械臂的位置和运动速度,已经有很多基于光学或磁性传感的解决方案。然而,这些现有的检测技术难以将高精度与抗污染能力相结合。相反,电感式检测技术正逐渐成为一种更优的解决方案,它为多种工业应用提供了可靠且强大
关键字:
202501 电感式传感器 安森美
安森美中国区销售副总裁Roy Chia1 2024 年在挑战中砥砺前行2024 年半导体行业深受全球经济波动与需求放缓的影响,安森美(onsemi)却凭借自身优势与有效策略成功应对。第三季度营收达17.619 亿美元,虽同比下降19.2%,但环比增长2%,这一成绩充分彰显了其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稳定性与韧性。在利润方面,GAAP和非GAAP营业利润率分别为25.3% 和28.2%,呈现出环比增长的良好态势,GAAP每股摊薄收益为0.93美元,非GAAP每股摊薄收益为0.99 美元,毛
关键字:
202501 安森美
拆解一汽奔腾汽车空调控制面板找了车上的一个开关面板,进行拆解分析。看看这里面的电子电路是怎么设计的,用了那些关键电子器件,可以参考参考。汽车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器件一般都要满足AECQ100。温度都是要105摄氏度起步。还要经过WCCA分析,电路仿真,各种验证试验。满足量产所需。相比一些工业和消费产品。严苛很多。第一步:外观查看上面是一个汽车空调控制器的开关面板,我们可以看到它带有一个LCD屏,显示功能和温度信息,两边带各有一个旋钮,实现温度调节和风量大小调节。剩余的就是4个push按键和5个拨件。现在的车
关键字:
汽车电子 芯片 硬件设计
安森美.汽车电子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安森美.汽车电子!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安森美.汽车电子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安森美.汽车电子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